■增强大学生体质系列评论之四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体系 , 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 以往 , 谈及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一体化构建(以下简称一体化构建) , 常常考虑不同学段教授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 或者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制定 。 实际上这还是“知识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的集中反映 , 用的是培养专业运动员的思维和方式 。 我们应该从以体育人高度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角度思考问题 。
从理念上看 , 一体化构建要面向全体学生 ,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 针对全体普通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和针对少数运动精英的训练是不同的 。 前者旨在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后者旨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 甚至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追求竞技成绩和比赛名次 。 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 。
一体化构建应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 开齐开足体育课 , 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 一体化构建要关注培养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 , 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 , 主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核心素养 。 一体化构建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精神 , 增强学生的运动认知和能力 。 这一精神不仅是思想和方法论 , 而且是对教学实践的明确要求 。 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应贯彻和落实这一精神 , 改变我国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单一、方法枯燥的现状 , 促进学生人人会运动、乐运动、懂运动 。
【素养|以“一体化”体系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从实践上看 , 一体化构建要注重各学段之间的核心素养目标体系和学业质量体系的有机联系、层层递进 。 我国地区之间差别较大 , 学校的体育场地设备、学生学的运动内容、课外校外的活动内容等存在差异 。 一体化构建应该关注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 不论什么教学条件、学的什么运动项目 , 都应该达到相应学段的核心素养目标 , 并通过学业质量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或等级 。
一体化构建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化 。 即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 课程内容体系不等于学科知识体系 , 也不等同于运动项目 , 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原理、体育文化、规则裁判等 。 此外 , 就运动技能而言 , 小学应以基本运动技能及多样化和游戏化运动项目学习为主 , 初中在小学的基础上逐步聚焦几个运动项目进行学习 , 高中学段提倡学生自主选择1—3项运动项目进行学习 , 大学学段进一步学习专项运动 。 一体化构建不是构建某一项目运动技能的一体化 , 而应聚焦于课程内容的一体化 。
一体化构建要重视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 。 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仅仅靠体育课的时间是不够的 , 应落实“校内锻炼一小时 , 校外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 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应该丰富多样 , 除集体跑操、做广播操外 , 应该为所有学生创造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比赛的机会 , 引导学生切身体验运动乐趣 , 提高体能和技能水平 , 培养体育精神和品格 。
一体化构建主要基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构建 , 不同学段目标之间、内容之间、方法之间、评价之间要相互衔接 。 同时 , 随着学段的升高 , 在难度、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要不断提高 。 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发挥其改善我国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作用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