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这位校长说“学生的失败也应该受到鼓励”,否则他们即使满腹经纶也会面对未来束手无策


学生|这位校长说“学生的失败也应该受到鼓励”,否则他们即使满腹经纶也会面对未来束手无策
文章插图

■创造力可以在一定框架或引导下学习和习得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创设更宽容的课堂,鼓励探索甚至鼓励错误
■创造并非只与天赋相关,也与态度、心态、品格等非认知能力相关
■创造力处处可以有,生活中的那些“迷你”创造更显宝贵
未来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将继续以指数级的速度发生变化,今天的学生将从事我们没有想到的职业、面对日益复杂、前人所没有面对过的挑战。所有的行业都在推进技术进步,我们有责任赋予下一代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什么在阻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而决定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社会的创造力,尤其是今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但是,纵观当下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体制,尚未为学生的创造力学习提供制度性的空间和土壤,反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这要从学习的方式说起。眼下,学校教育往往是基于一些常识性的“假设”而设计的。
第一个“假设”:将学习简化为获得事实性知识和解决已有问题的程序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是那些如“地球公转轨道是非常接近正圆的椭圆,平均角速度是每年360度”这样已知的事实;程序性知识则是那些已有的指示和步骤,例如,教会学生亦步亦趋地完成某个实验。
第二个“假设”: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让这些事实和程序进入学生的头脑。当人们拥有大量这些事实和程序时,他们被认为是受过教育的。
第三个“假设”: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他们的工作是将这些事实和程序传递给学生。
第四个“假设”:学习的流程是从容易到繁难,从单一到复杂。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简单的事实和程序,然后是逐步复杂的事实和程序。“简单”和“复杂”的定义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排序,要么由教师、教研人员或者教科书编写者决定,要么由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决定,而非根据儿童实际发育和学习能力决定。
非创造性学习环境的最后一个“假设”是,决定学校教育成功的方法是测试学生,看看他们获得了多少事实和程序知识,那就是那些标准化测试。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重新定义学习的概念和范畴,事实性和程序性的知识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只有当一个人知道要在哪种情况下应用事实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能够在每一种新的情况应用时不断调整和适时调整时,知识才是有用的。仅仅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孩子在日新月异、变化莫测的世界前通常是束手无策的,他们所需要的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力培养,并非不需要“框架”
许多人主张:创造力培养是允许学习者完全自由地通过学科知识即兴创造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事实是,创造力的培养是在一定框架或引导下的学习和习得。
著名的英国教育家鲁宾逊曾提到将创造力融入教育系统的必要性,正如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将创造力以单一的维度纳入核心素养培养以及课程改革的范畴。
有效的创造性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框架之中相互协作、即时实践。但是,这种自下而上的过程必须由至少四个自上而下的结构来有效指导:课程、评估、学习目标和教师实践。在今天许多学校,这些自上而下的结构并无法为创造力表现提供广袤的空间。
从本质上来说,创造力是学生深度学习的结果,是深度学习领域里认知维度、人际维度和自我维度三者的深度互动、高度契合的产物。学生要能够创造,必须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并对知识和概念产生深层次的理解,为他们超越和建立新的知识做好准备。他们必须参与知识的创造性活动:发现和提出好的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假设,并且表达这些想法并使其成为现实。他们对于学习共同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并始终以自我导向的方式迎接学业的挑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