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足|在校“学足学好”方能根治“隐蔽小班”重演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寒假就要到了 ,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 , 部署做好寒假期间的“双减”工作 , “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愉快充实、温馨祥和的假期” 。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已有半年时间 , 应该看到 , “双减”政策的实施 , 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积极变化 , 孩子的作业负担得以减轻 , 回家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校外学科培训得到规范 , 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作用被进一步强化;学生放学后在学校也可以享受到更多课后服务 , 上班族“接孩子放学难”现象有所缓解 。
但是 , 在看到积极成效的同时 , 也要警惕各种校外学科培训借假期之机卷土重来 , 并以小班化教学、小型工作室、“一对一”培训等更加隐蔽的形式包装上线 。 教育部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 , “要防止校外培训旧态重演” 。
据媒体报道 , 这样的“隐蔽小班”已经在个别地方出现了 , 有的培训机构停课了 , 但是老师“又拉起一个群”悄悄单干 , 形式更为隐蔽 , 主管部门查处难 。 尽管这只是个别现象 , 但负面影响却较大 , 因为有的家长为此陷入了新焦虑 , 自家孩子找不到培训的地方 , 别人家的孩子在偷偷“加餐” , 将来一个赛道上跑不过别人怎么办?
事实上 , 这样的小班不仅费用更高 , 而且因“无证”还有“跑路”和安全风险 , 那么 , 为何家长们还要不惜花费重金呢?
很多家长的顾虑是 , 义务教育完成之后要面对中考 , 不偷偷“加餐” , 到时候会不会变成“开盲盒”?毕竟 ,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感受是不一样的 。 有的孩子对于学校里完成的学习任务感到很轻松、吃不饱 , 愿意多学一点课堂之外的知识 。 有的孩子对于学校里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消化和理解 。 当然 , 还有的家长抱有侥幸心态 , 万一“双减”只是一阵风呢?
首先要说 , 没有这个“万一” 。
其实 , 家长们的这些顾虑 , 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都有答案 。在课堂教学上 , 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 , 优化教学方式 , 强化教学管理 , 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
针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 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 并“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 , 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 ,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 更为关键的是 , 在高中招生改革上 , “坚持以学定考 , 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 , 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 。
换言之 , 根治“隐蔽小班”的方法是让孩子们能够在学校内“学足学好” 。
当然 , 不可否认的是 , “双减”政策实施不过半年 , 不少地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体系和考试评价体系仍有不少待完善之处 , 与家长们的期待存在一定差距 。 另外 , 个别家长们的育儿理念有所偏差 , 对孩子的成长预期不够理性 。
“双减”是一个系统工程 。 对此 , 需要各地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 , 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 , 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 , 让优质教育资源的提升速度追得上家长的期待 , 回归育人初心 。 在这一过程中 , 也要以“双减”为抓手 , 深化教育教学和教研评价体系的革新 , 创新推动教育观念、育人方式、家校社协同等方面的持续改善 , 通过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 最终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 让祖国的花朵们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_原题【民声】在校“学足学好”方能根治“隐蔽小班”重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