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花种植步骤详解

雏菊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0至15厘米左右 。叶基生,匙形,顶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 。头状花序单生,花葶被毛 。舌状花为条形,雌性,开展;管状花两性 。瘦果倒卵形,扁平,有边脉,被细毛,无冠毛 。雏菊生态习惯耐寒,喜阳光充分、冷凉气象 。不耐阴、不耐高平和严霜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逝世 。
    种植办法:
    阶段一、穴盘育苗阶段一:胚根萌发阶段从胚根穿破种皮开端,幼根接触到土壤,到长出子叶为第一阶段 。温度应坚持在18℃ 。种子发芽具好光性,故播种时无需覆土,但需坚持栽培介质的湿润,切勿于本阶段涌现介质干燥的情形 。此阶段pH值坚持在5.5至6.2之间,相对湿度为100% 。应避免阳光直射,在播种后对种子进行遮阴 。
    阶段二:子叶涌现及生长阶段从长出子叶开端,到长出真叶为第二阶段 。温度仍坚持在18℃ 。恰当下降栽培介质的湿度,但仍不可太过于干燥,湿度大约在70%至80%,能使其根系扎入介质接收营养供子叶的伸展 。第一、二阶段,需14至21天时光 。
    阶段三: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从长出真叶开端,到有80%的种苗可以销售为第三阶段 。温度下降至15℃左右 。空气湿度也需逐渐下降,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有一个干透的进程,从而形成干湿循环,利于增进根系发育 。
    阶段四:炼苗阶段此阶段根系已经形成完好,种苗根本上可以销售,并且通过炼苗而变得耐寒,这个阶段连续7天左右 。温度、湿度、施肥浓度根本和第三阶段雷同 。应注意及时移栽上盆 。第三、四阶段,需7至14天时光 。
    栽培管理
    1.移栽上盆经过炼苗后即可移植,可采取12厘米口径的养分钵或花盆进行移栽上盆 。上盆后及时浇透定根水 。对用于盆栽的产品来说,在10月初移植要比在10月底移植更好些,因为如果在10月初移植,那么在霜冻到来之前,植株的根系就可以在容器中生长稳固 。
    2.基质采取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栽培基质,基质中粘土含量为15%至30%,可参加15%左右的有机肥料(例如堆肥),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千克的完整平衡肥料,2千克的缓释肥 。
    3.水分应在上盆后浇一次透水,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略干,再浇足水,遵守间干间湿的原则,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应注意坚持基质湿润,但不要饱和 。在发蕾时应当控水,防止花茎太长 。
【雏菊花种植步骤详解】    4.温度生育适温为10℃至12℃ 。室外栽培时需进行笼罩 。为得到良好的植株品德,尽可能将雏菊置于冷凉的条件下栽培,但要避免霜冻,防止植株受冻 。雏菊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 。温度低于6℃,生长相对迟缓,推迟花蕾的形成;温度高于12℃,导致植株叶片增大,花茎细弱,开花数目减少,生长势衰减 。室外气温逐渐温暖后应注意及时通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