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是多少斤(一担等于)

一个“负重”在我家乡方言里相当于100公斤 。按照当时的水稻产出率,5车大米可以换算成350公斤左右的大米,基本上是一个成年人在城里一年的粮食供应 。
如果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有一天收到通知,以公平的价格向粮库支付了五吨大米,他将受到祝福,从此他甚至会跳出农场的大门 。
20世纪80年代,他可能取代了过去在城市(或“公共场所”)工作的父母,进入了一家工厂 。还是寒窗十年,跳出龙门,考上中专、大专甚至大学,才有机会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教师、干部甚至科学家 。
当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就有资格吃饭和供应粮食,但在出门之前,他们必须向公众出售五车大米,可能是因为他们当年的份额没有被考虑在最初的供应计划中,他的粮食供应应该被纳入下一年的计划中 。
这是一件大喜事 。接到通知后,会尽快拉车,将大米愉快地送到附近的粮库换取粮票 。有条件的家人、亲戚、朋友会聚在一起办几场宴席,向他们道贺 。
我讲的是30年前的故事 。自从取消统购统销粮,再到国企改革,国有粮库绝大多数职工都下岗了,到处谋生 。
当时,一条鸿沟把农村和城市隔得很远 。缝隙像太后用发夹画出的银河一样宽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洞,农夫的儿子挑粪桶 。”这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
除了岗位和考试,农家子弟进城的路基本被切断 。即使参军,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在部队得到提升或转为志愿兵,大部分人还是要默默回到农村,通过回乡青年成为一名老兵 。
如今,很多人谈论路遥和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 。有人记得另一部被改编成电影的热门小说《生活》吗?那部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回到家乡的年轻人 。他面对这种落差时的无助、沮丧和彷徨,曾经引起了很多回到家乡的年轻人的共鸣 。
当高加林被文化站辞退,再次走在回村的路上时,他的心情应该是极度阴郁的 。我理解这种心情,因为高加林身上有我的影子 。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40年,但和考上的朋友坐在一起,还是觉得无比幸运,因为1984年11月的考试是从回乡青年中招收乡镇干部的考试,是空最后一次考试 。
当时除了同情人民,谁能想到30年后,我们会讨论农村空心态和老龄化,提出乡村振兴的口号?
是什么打破了城乡差别?显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工作十年后,城市户口变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它被物化成商品,先是5000,然后3000,然后更低的价格 。国企改制潮过后,当年买了户口的一部分人被迫下岗,而民营企业招聘的员工根本不在乎户口,只在乎你能不能创造价值 。
曾经有人讲过一个故事,在拿破仑时代,铝比黄金更难冶炼,所以铝制品的价格比金饰还要高 。拿破仑用铝制成奖杯,并授予功勋 。在当时,这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 。今天,黄金仍然是黄金,但铝的价格比黄金低几倍 。那些拿着铝杯的拿破仑人的后代应该和当年买了城市户口的人心情一样吧?
没办法,谁能预测二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现在农村好像有点萧条,20年后会发生什么现在还看不到,但无论如何,想回农村的人是不会被允许在粮库卖五吨米作为门槛费的,对吧?
不,人怎么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我坚信 。
【一担是多少斤(一担等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