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和刘德华是如何弄垮班尼路的? 班尼路怎么样( 二 )


时代冲击
班尼路的衰落正是中国服装市场品牌竞争的一个缩影 。以班尼路为代表的早期“混血”品牌,通过最初的渠道资源,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饱和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品牌老化、调性单一、缺少传播互动等营销劣势越来越凸显 。尤其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过往的信息不对称开始消解,人们的品牌意识逐渐苏醒,年轻一代追求时尚张扬,这导致以前所谓的“名牌”开始被迫走下神坛,而躺在功劳簿上的“睡客”也无可避免的与时代脱节 。

黄渤和刘德华是如何弄垮班尼路的? 班尼路怎么样

文章插图
庞大的中国市场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近些年以优衣库等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品牌迅速扩张 。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全球十大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大陆的门店超过1400多家,其中去年的开店数为330家,同比增长27.5% 。而线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发展,中低端的服饰市场基本被电商侵蚀,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和品牌选择日趋多元 。此外还有江浙一带以美特斯邦威、森马等为代表的休闲品牌,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虎视眈眈 。这些都对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班尼路们”形成了挤压 。
在服装行业的传统模式中,新品开发从设计到生产大概需要经历3—6个月的周期然后才能批量上市 。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现在ZARA等新锐品牌只用14天即可完成这一周期 。风格多样,快速迭代,只有紧贴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产品更新速度慢,缺少新锐的品牌主张和传播互动,两周和三个月,孰胜孰劣一目了然 。
警示恒言
只有卖不出去的便宜货,没有卖不出去的高价品 。品牌的要义在于给人一个消费的理由,引导人们为高溢价的附加值付费 。小众品牌,个性定制,场景消费,精准速递……市场日益细分,品牌的营销策略也要与时俱进 。
黄渤和刘德华是如何弄垮班尼路的? 班尼路怎么样

文章插图
一个在成长之初没有经历过市场磨砺和考验的品牌,在其体量庞大后再要转身,想必是不容易的 。据悉德永佳集团旗下的业务目前主要分两大板块:纺织和零售 。其中前者主要是代加工,而后者则是以班尼路为代表的零售经营(也是此次被抛售的主体) 。面对时代的冲击,唯有意志坚定,灵活多变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如何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中摆脱低端制造业的链条?是关注当下盈利,还是深耕品牌价值,班尼路留给人们无限的思考 。
【黄渤和刘德华是如何弄垮班尼路的? 班尼路怎么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