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说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说的】谁说人天生就是凡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天生就是凡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字|刘波
入狱后,司马迁有三个选择 。
第一,接受死刑 。当时其实是很自然的选择 。从战国到西汉,始终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时代,意外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因此,那个时代比今天更容易平静地死去 。
怕死难免会导致“笑天下”,同时重义自杀,但可能会受到好评 。事实上,大多数正直的士大夫都会在死刑执行前选择自杀,以免当众受辱 。
但是,父亲托付的那本历史书,也是我这些年潜心研究的一本历史书,只是还没有写完 。在这个时候死去意味着失去我所有的成就 。
二是花钱赎罪 。按照当时的法律,如果能拿出50万元,就可以“减寿” 。司马迁出不起这么多钱,也没有朋友愿意借钱给他 。——朋友不一定小气,恐怕还是怕借钱惹麻烦 。
第三,选择死刑的替代刑罚“子宫刑” 。
司马迁只有这条路可以选择 。于是他活了下来,汉武帝要求他改任当时只有宦官担任的职务,即“汉令” 。
司马迁很清楚“耻为先,耻不大于阉割” 。这个选择意味着他未来将面临无尽的嘲讽 。宦官是整个社会鄙视链的最底层 。高尚的文人和官场,只要与宦官有一点牵扯,都被视为莫大的屈辱 。一个好人如果和宦官走得比较近,他的朋友可能会和他断交,他会被逐出士大夫社交圈,更别说成为宦官了?
尤其是在家乡,司马迁从小就不被老乡和长辈喜欢 。他越成功,越证明长辈眼光差 。现在,司马迁因为说错了话而落到这种下场,他们看到一定很高兴(“仆的口语遇上这种灾难,国人杀笑很重要”) 。
但司马迁还是选择了坚持活下去 。原因,也就是今天中小学生作文中反复引用的那句话:
人天生就是凡人,不是重于泰山,就是轻于鸿毛 。
司马迁墓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庙景区 。
司马迁深知,现在选择死,轻佻如羽,卑微如蝼蚁 。他必须坚持生活,写完后来被称为《史记》的书 。只有把他的生活融入这本书,他才能有泰山的分量 。
司马迁最后的结局没有可靠的记载 。有人说他最后因为怨天尤人被汉武帝处死 。有人推测他是自杀的 。也有可能 。司马迁的《史记》一定是汉正和帝三年前(90年前)写《报任》的时候写完的 。这封著名的信,在很多地方,似乎不仅仅是写给任安的,而是一封遗书:处处流露出最伟大的事业已经完成,人生没有留恋的感觉 。
《赵氏家史》中有一个故事很不靠谱,但可能反映了司马迁的心思:程英受辱,最后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然后选择了自杀 。程英说,我想告诉死者,我已经完成了这个重要的任务 。
好像司马迁是,《史记》是他的赵氏孤儿 。
司马迁去世时,仍然没有得到亲人和长辈的认可 。司马迁的祖先墓地在夏阳故里的高门院,而司马迁的墓地在知川,相距甚远 。这种屈辱的待遇与今天的地方当局将司马迁视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自然,这一切名声对司马迁来说都是轻如鸿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