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水循环系统 虹吸雨排水系统( 四 )


3.5.4.1,由于系统压力较高,排放管应为承压管,出口管的直径应分两级加大以泄压,以免损坏与其连接的雨水井 。
3.5.4.2和埋地雨水管道的埋深应在冻结线以下,并应考虑管道上部的荷载 。
3.5.4.3管和高密度聚乙烯管敷设在土质一般的管沟内,铺一层厚度不小于100厚的砂垫层 。在穿入检查井并与井壁接触的管端涂上两层胶粘剂,并碾压粗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筑,防止漏水 。雨水立管底部弯头处应采取混凝土墩或支架固定措施 。
3.5.5.灌溉和供水试验:
3.5.5.1及埋地管道隐蔽前必须进行灌水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隐蔽 。
安装3.5.5.2和雨水斗后,必须对屋顶或天沟进行灌溉 。增加或减少单位时间水量的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屋面) 。首先将排水系统的立管出口密封,将相应的排水区域分开设置一个储水区,然后不断向储水区加水(要求水深小于0.5m,供水量应满足设计流量一分钟) 。打开排水口5秒后,记录30秒内屋面水位变化,计算:排水能力(升/秒):水量变化/30秒 。
3.5.5.3,雨水管道安装后应进行测试,灌溉高度必须达到每个系统上部的雨水斗 。高层建筑灌溉可以分段进行 。水位下降15分钟后,灌满5分钟,观察 。如果液位不下降,接口处无泄漏,则为合格 。
3.5.5.4,雨水总管立管、横管、主管应做给水试验,排水畅通无堵塞 。
3.5.5.5,管道流量计的测量方法 。在排水系统的主排水管内安装一个流量计,密封出水口,将相应的排水区域分开设置一个储水区,然后不断向储水区加水(水深小于0.5m,供水量按设计排水量应满足一分钟的排放要求) 。打开排水出口5秒后,记录30秒内流量计显示的数值,计算平均值作为其排水能力 。
4.质量保证措施
4.1.雨水系统的施工和检验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管材和管件也应符合CJ/T250-2007专用规范的要求,最终质量检验也应以此为准 。
4.2.技术要点
4.2.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及系统排水管均按满流满压状态设计 。由于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虹吸现象,保证虹吸现象产生和维持的技术关键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
4.2.2.水的连续流动性
4.2.2.1,保持虹吸的关键是保证水流方向的持续流动性 。特别是当管道的转角比较大,甚至是90°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管道内流速突然下降而破坏虹吸管 。因此,当水流方向改变90°时,这里弯头的连接方式一定要注意一个连接管段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流量不会突然急剧下降,而是保持上升,这样整个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才能正常运行 。当系统中出现90 T型支管时,当横管中的水流快速冲向管壁时,会突然遇到障碍物,在很短的时间内速度降到零 。一方面对管壁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水流冲击管壁后,在管内以与初始方向相反的速度迅速形成回流;因此,两个相反方向的水流在管道中碰撞,容易形成水塞,阻碍排水管的排放并破坏虹吸效应 。因此,可根据管道的空房间和施工时的环境条件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 。比如可以用比较大的管径来缓冲弯管或支管汇合处,也可以在弯管处用双45°弯头,在支管汇合处用斜45°三通,避免连接管段90度变化 。
4.2.3.系统管道
4.2.3.1,管道是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管道直径的变化可以加速雨水的排水和流动,这就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和连续运行 。虹吸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时管道内处于负压状态,因此管道的管壁必须有相当的承压能力,管接头必须完全密封,防止空气体进入管道产生气团,破坏虹吸效应 。同时,管道应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并尽可能降低噪声,吸收振动,抵抗外部冲击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
4.2.3.2当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与图纸设计不一致时,及时反馈监理、设计和总承包商协调各方解决 。
5.安全保障措施
5.1.安全生产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生产必须安全管理,每个班组长和施工班组长都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安全管理体系如下:

5.2.各班组施工人员进场时,由项目经理和各班组长组织二次安全教育和考核 。即施工现场和岗位操作安全教育 。教育时间不少于24小时 。考试不及格的人不允许工作 。
5.3.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的意义;施工特点和劳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
5.4.专职安全员定期不定期带头,各班组长、兼职安全员参加安全检查 。检查频次视生产进度而定,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思路、制度、纪律、领导、隐患、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