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逐浪而来、随风离去 海波是什么


海波,逐浪而来、随风离去 海波是什么

文章插图
山东胶州人,2006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胸心外科博士 。生前为暨南大学附属广州达夫肿瘤医院副院长 。2017年9月24日晚10时,因晚期癌症治疗无效在济南去世,享年47岁 。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出现在医院的手术室里 。有人说,世界上少了一个医者,天堂里多了一个天使 。9月24日,47岁的广州达夫肿瘤医院副院长李海波匆匆离世,家人和同事都深感悲痛 。
海波,逐浪而来、随风离去 海波是什么

文章插图
今天早上,医务人员向李海波医生致敬 。
“与疾病抗争一生”
回忆李海波的一生充满了情感 。
李海波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医生 。20世纪80年代末,李海波18岁,他的母亲被发现患有胰腺癌 。高二辍学半年照顾母亲 。最终,我的母亲死于癌症,这给正在准备高考的李海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
“在经历了母亲生病的艰难时期后,我萌生了当医生的想法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可以让家人以后不再生病 。”
经过不懈努力,半年后,他考入山东医科大学学习临床医学 。5年后毕业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担任军医 。他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 。“不想当好医生,就要当好医生 。”他说:“我将一生与疾病作斗争 。”
工作六年后,他逐渐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于是我来到了位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在第一军医大学(后改为南方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教授 。在学习期间,他担任博士团队区队长 。突出的表现,使他每年都获得军队嘉奖,2004年获得个人三等功 。
如果是外貌不好,那就是好医生 。
2008年,李海波博士毕业后,在副院长穆峰的推荐下,进入医院担任第八病区副主任 。他在广州达夫肿瘤医院工作了九年多,是一名老员工 。心胸外科毕业后,来到医院后开始投身肿瘤学,从早到晚看书 。“海波是个很聪明的人,一学就会什么都学 。外科也不是很教 。他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它 。”当时医院里有外国病人,李海波的英语口语也不是很熟练 。他经常在下班后勤奋练习英语,进步很快 。
从一名普通外科医生开始,李海波经历了无数复杂的外科病例,这些病例比科科达卡的病例要困难得多 。在他的领导下,危重病人获得了新生 。曾患卵巢癌的彭,来自沙特的畸胎瘤患者...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印尼晚期鼻咽癌肝转移患者李先生 。李海波手术后,他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在此期间,他回到医院复查治疗了近50次,奇迹般地活了6年多 。
在他的带领下,八病区被评为广州市海珠区青年文明号,科室连续三年荣获医院先进集体 。2011年,由于表现突出,李海波被提拔为第八病房主任 。
“从同事到领导,如导师和朋友”
在医院领导中,他是最年轻的,但他经验丰富,经验丰富 。他从不傲慢,很照顾同事 。平日里,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总喜欢向他请教 。
手术室主任梁冰这样描述:“海波是我的导师 。他一向严谨细致,工作也是轰轰烈烈 。当我们的工作不到位时,他会严厉批评 。在他的领导下,行动基本不会出错 。”“严格”是他在大多数同事心目中的评价 。
“刚来医院工作时,海波对我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支持和尊重 。我周一去了太平间,他周四去检查了 。医疗和护理要求非常严格,类似于严苛的管理 。但他带出了一批精英战士和坚强的企业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使南校区近两年没有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和失误 。如今,南院严谨的学术氛围和规范的诊疗流程,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荣誉王闯建南回忆道 。
带着“我要与疾病抗争一生”的坚定信念,李海波走在拯救生命的路上,孜孜不倦,不畏艰险 。
工作之余,他喜欢独自开车去远方 。同行和患者对李海波的职业评价都是一样的:他生来就是医生,严谨、认真、有原则,外表强硬,内心温暖体贴 。医院里的女生喜欢和他聊天,术后加班 。他会买披萨招待他的同事 。下班后,他会请几个同事“喝点小酒” 。
有一次,李海波在家里与蟑螂和老鼠搏斗 。他买了一块胶水来“处理”,但第二天早上他发现上面粘着一只年轻的壁虎 。为了拯救这个无辜的小生命,他小心翼翼地用酒精将壁虎四肢上的胶水分离,然后跑到楼下的花园里将其释放 。“虽然我在工作中是一个不偏不倚的人,但内心其实是一个幽默又有爱心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