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让红色基因厚植童心
建党100周年之际 , 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 引导少年儿童赓续红色基因、勇当时代新人 , 取得了积极成效 。 新时代 , 要精准把握少年儿童的个性特征 , 深入挖掘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 ,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介 , 创新方法手段 , 强化阵地建设 , 增强感染力和实效性 , 真正使红色基因厚植童心 , 世代传承 。
【革命|让红色基因厚植童心】遵循少儿特点 , 把握红色育人的时代性、趣味性和层次性
体现时代性 。 对少年儿童开展红色教育 , 要在历史传承和现代阐释中探索适合的平衡点 。 既要尊重革命历史 , 又要把握新形势 , 丰富和挖掘红色教育的新时代内涵 , 使之与先进文化密切结合 , 与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 比如 , 广大少年儿童都亲身经历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 , 抗疫中彰显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 正是鲜活的红色教育素材 。
富于趣味性 。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 , 应根据其个性心理特征寓教于乐 , 寓教于情 。 红色教育往往给人以轩昂庄重的崇高感 , 要创新方法手段 , 使之富有“童趣” , 饱含“乐趣” 。 喜欢听故事是少年儿童的本性 , 要着力推动红色主题融入绘本创作领域 , 以文学和图画艺术的方式讲述红色年代中的儿童故事 , 激发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热情 。
注重层次性 。 赓续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工程 , 必须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 , 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 , 才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 幼儿阶段可以从“爱家乡就是爱祖国”为切入点 , 引导他们萌发爱国思想 。 小学一、二年级侧重画英雄人物、讲革命故事等初步感受红色精神;三、四年级通过红色知识PK大赛、经典选读等了解革命年代峥嵘岁月;五、六年级开展演讲比赛等厚植爱国品质 。
创新方法手段 , 增强红色育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利用可视化呈现:将“听、看”转变为“感受、体验” 。 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 , 主要依赖多感官通道获取直接感受刺激 , 进而将感性形象建构为基本认知 。 动画艺术更易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 , 要创作更多适宜儿童的红色动画剧 , 让少年儿童在愉悦自在的场景氛围中获得情感共鸣 。 当前 , 人工智能、智媒体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 , 利用它们对红色资源进行可视化呈现和动画艺术创作 , 可以增强沉浸式体验感 , 从而强化少年儿童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 。
实现参与式互动: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 。 传统红色教育习惯于将少年儿童定位为“客体”角色 , 进行单向输出 。 新时代开展红色育人 , 应尽可能多让少年儿童参与其中 , 增强双向互动 。 比如喜欢游戏是少年儿童的天性 , 可以组织红歌表演活动 , 学生加入说唱形式 , 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可以围绕红色战役、革命人物等红色素材 , 打造内容逼真、情节生动、栩栩如生的教育游戏项目 , 从中体会革命先辈不畏困苦、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 从而让红色基因“走出”书本 , 走入童心 。
推进情景式体验:将“理论说教”转变为“情境感召” 。 红色资源作为历史遗存 , 它的生成环境与“10后”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大不相同 , 若红色育人停留在缺乏情境感召力的“理论说教”方式中 , 难以激起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 。 少年儿童满怀好奇 , 红色育人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中 , 还要走向社会 , 在社会资源中去探寻、发现 , 进而熏陶并濡染学生的思想情感 。 比如 , 利用革命纪念遗址等红色基地的育人资源 , 积极开展寓教于行的“红色研学”活动 , 通过听讲、访问、求教、瞻仰等形式 , 拉近红色资源与少年儿童之间的时空距离 , 增强情景感染力 , 使红色基因渗入血脉、浸润心扉 。
推荐阅读
- 学生|考研招28人,却让319人进入复试,为何要有这么高的差额比?
- 姐姐|大学学费至少应翻十倍,目前学费太便宜了,便宜的让学生没感觉
- 赵倩|课后服务让寒假暖意融融——柳林县新希望学校开展寒假免费课后服务
- 不及格者|“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
- 期末考试|语文偷分技巧,期末考试前,让孩子知道这6条!多考10分!
- 高中物理|评上副高之后,优秀名额都让给别人了,教师:我也10多年不优秀了
- 大学生|211大学食堂火了,“天价菜”让学生吃不起,学校已作出回应
- 大学生|大学生遗憾排行,“没谈恋爱”排在最后,让人最遗憾的是什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把爱带回家】工会送法到家 让孩子健康成长
- 考试|两位教师辞职原因让人泪目,教育者处于被动局面倍感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