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灵魂“加减法”( 二 )


【加减法|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灵魂“加减法”】古人云 ,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可是 , 据我观察 , 现实生活中 , 真正能够平心静气、心无旁骛者 , 似乎为数不多 。 相反 , 惯于给灵魂做加法 , 喜欢抛头露面、彰显自我的人倒是不少 。 君不见 , 有的人只要有机会 , 不是东拉西扯、侃侃而谈 , 便是谈天说地、津津乐道 。 好比发表演说 , 如同单口相声 , 藉此凸显自我 。 现如今 , 有了朋友圈 , 更是快捷方便、如鱼得水 。 不少人喜欢把逛街购物、唱歌喝酒 , 钓鱼打牌、游山玩水 , 头疼脑热、感冒鼻塞之类鸡毛蒜皮、毫无情趣的闲事琐事无聊事 , 不加过滤统统发到朋友圈里去 。 有的人 , 昨天与李四怎样怎样了 , 今天和张三干嘛干嘛了 , 都成为微信的“精彩”内容 。 如此执着地做“加法” , 除了期盼得到点赞与喝彩、关怀或同情 , 更多是为了彰显自己、引人关注 。
十九世纪 , 英国教育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说过 , “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 ”不怕寂寞 , 喜欢孤独 , 就是灵魂的“减法” 。 这种人 , 既开明 , 更明智 。 在我们身边 , 一旦光荣退休 , 就“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 , 不抛头露面 , 不指手画脚 , 不显山露水的人有 , 但为数并不太多 。 相反 , 退休之后不甘寂寞 , 或想方设法到某单位做顾问 , 或自告奋勇去某协会当会长者 , 倒是大有人在 。 也难怪 , 如此一来 , 便可以名正言顺地“退而不休” 。 今天东边小会开开 , 明天南边小车转转 。 美其名曰“发挥余热” , 实则多多少少给基层增添了麻烦与负担 。
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在《淮南子?主术训》中写道:“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非宽大无以兼覆 , 非慈厚无以怀众 , 非平正无以制断 。 ”300多年后 , 诸葛亮在总结毕生经历、汲取《主术训》精粹的基础上 , 将其充实、拓展 。 54岁那年在临终前 , 把“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写进《诫子书》 。 意思是告诫子孙 , 不能看淡眼前的名利得失 , 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专注地修心学习 , 就难以实现远大的目标 。
东晋诗人陶渊明 ,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 , 最末一次出仕是江西彭泽县令 。 可是 , 只短短八十多天 , 他便弃职而去 , 从此归隐田园 。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等诗句 , 描写的正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 , 心静如水 , 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最终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描述了一个孤单孤独的场面 。 或许正是这种如影随形的孤独感 , 成就了李白这位千古奇才 。
人上一百 , 形形色色 。 钟情灵魂“加法”也好 , 选择灵魂“减法”也罢 , 既是个人的喜好 , 也是个人的自由 。 不能强求 , 不该干涉 。 然而 , 自我审视一番 , 倒是不无必要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就我本人而言 , 既缺少赫胥黎所说的那种独创精神 , 更缺少文学家的超然才气 , 八辈子也难望陶渊明、李白们之项背 。 但我并不怕孤独 , 更喜欢灵魂“减法” 。

加减法|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灵魂“加减法”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