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 减即是加”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 ,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思考如何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策略 , 才能促进孩子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 近日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于晓冰的新书《减法教育》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 , 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分享给所有家长 。
于晓冰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20余年 , 教过2000多名学生 , 同时也是一名10岁男孩的父亲 。 他曾担任开明版语文教材编委、人教版国学教材编委 , 连续十几年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兼职教研员、中考阅卷题组负责人 。 他提出“三不”原则 , 即“不加课 , 不拖堂 , 不布置硬性作业” , 而是主张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教育教学上 , 努力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力 ,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少投入高产出 。 近日 , 于晓冰老师接受了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的专访 。
双减政策落实需综合性措施
北青报:双减政策后 , 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于晓冰:最直观的感受是学生和老师在学校的时间都延长了 , 怎么利用这些自主的时间我觉得很关键 。 政策如何落实 , 可能还需要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 , 因为具体到每一个家庭 , 每一个学校 , 甚至每一个老师的操作差别都很大 。
我在教学中一直奉行“不加课 , 不拖堂 , 不布置硬性作业”的政策 ,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努力做到精讲精练 , 尽可能少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 , 最终依然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 虽然中考成绩证明我的做法行之有效 , 过程却颇为艰辛 , 经常碰得头破血流 , 需要用特别多的精力和家长、和老师、和同学交流 。 然后我开始定期写文章 , 把自己实践的经验 , 教育上的想法写出来 , 希望把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历年传递给大家 , 就形成了这本书 。
我觉得教育当中的“快与慢”“加法和减法”是特别值得讨论的话题 。 家长、老师、学生 , 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要好好琢磨一下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 不要一味做“加法” , 这里的“加法”指的是给孩子各种学习压力和成绩任务——否则很可能是误用光阴 , 在错误的教育道路上拼命奔跑 , 结果是南辕北辙 。
家长越焦虑 孩子会更焦虑
北青报:双减之后 , 家长应该怎么保持好的教育心态?
于晓冰:面对双减 , 从家庭到学校 , 都会有一种担心焦虑 , 减少作业量减少校外培训后 , 学业成绩怎么办?其实 , 不能只看到“减” , “减”只是手段 , 而“加”才是目的 。 所谓“加” , 应当“加”在学生综合能力上——自主学习力、自控力和想象力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 这些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
好的家长一定要善于反思 , 不要只看眼前 , 要看到长远的未来 。 很多人之所以不断地去接受制造焦虑、贩卖焦虑的逻辑 , 原因很简单 , 大家对教育缺乏更深入的认知 。 家长读公众号的文章 , 要有最基本的筛选信息的能力 , 三五句话之后 , 这篇文章是“毒鸡汤” , 还是真正在认真讨论教育问题 , 要能判断出来 。 如果从家长角度不具备这种筛选信息的判断能力 , 你也很难去给孩子传递出正确的东西 。 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家长关系特别大 , 常常是家长越焦虑 , 孩子也跟着越焦虑 , 家长如果稳住心神的话 , 孩子基本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
老师多提供方法和思维方式
北青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 , 哪些地方做“减法”才能最后实现“加”的效果?
于晓冰:以语文教学为例 ,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应该多提供方法和思维方式 , 尤其初中的教育 。 我即使不布置硬性作业 , 也会鼓励孩子们做各种各样拓展的作业 , 每一个学生写的文章 , 我从来不告诉他说你这个写得不对 , 而是告诉孩子 , 在哪里还可以更深入 。 其实这样老师工作量特别大 , 但是孩子会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 , 一旦他有了方法 , 有了学习的意愿 , 学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 孩子们也不会再觉得学习是为了考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