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青青菜园 劳动很甜(解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们|青青菜园 劳动很甜(解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章插图
西庄小学劳动教育学农实践基地,学生们正在搬运收获的土豆。向 峥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在实践基地体验挖土豆、与家长一起参加亲子采摘、参与家庭日常劳动……山西省长治市西庄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搭建学农实践基地,拓展劳动课程。学生们在课堂内外的劳动教育中掌握技能、养成习惯、磨炼意志,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上午9点半,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西庄小学五年级的200多名学生,已经在学校北门外的劳动教育学农实践基地排好了队。
“各班进入自己的试验田,开始挖土豆。”校长毕锦杰话音刚落,学生们便钻进了田里。割藤蔓、挖土豆、擦泥、记录数量……大家埋头干活儿,鞋上沾了泥也顾不上擦。一个小时的工夫,学生们已经装了20多箱土豆。
课堂
“为什么黄瓜是绿的却叫黄瓜?”
一块块小菜地划分整齐,栽种着大白菜、白萝卜……阳光洒下来,一派色彩斑斓的景象。站在实践基地里,毕锦杰很感慨,“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全校师生一起种了2000棵苹果树,田间小路一条条修起来,才有了这片美丽的试验田。”
西庄小学位于上党区西申家庄村,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有1500多名学生。在教学中,毕锦杰发现许多学生缺乏劳动教育和锻炼机会,他萌生了建设实践基地的想法。
这得到了西申家庄村村支书秦向阳的支持。“尽管在农村生活,但是很多学生都不知道粮食是怎么种的。”秦向阳说。
2018年4月,西申家庄村专门划出60余亩村民流转土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村集体出资金,建起的实践基地以苹果树种植为主,间作蔬菜和花卉。
“为什么黄瓜是绿的却叫黄瓜?”“为什么有的菜要搭架子,有的不用?”……在实践基地学习劳动知识时,学生们总能蹦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西庄小学聘请了4名农民作为劳动实践课的指导老师,让学生更好掌握劳动技能。
每年收获季,西庄小学都会组织亲子采摘活动。去年,学校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挖红薯,成了很多学生心中“最喜欢的劳动课”。学生孙绍轩在日记里写道:“挖红薯带给我们收获的快乐,也激发我们探索自然的热情。”
通过劳动课,学生们在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中体验播种的快乐、养护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先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他们才能更懂得劳动的意义。”毕锦杰说。
感受
“通过拔草我知道了不管什么劳动都是伟大的”
平日里,学校开展最多的学农劳动是拔草。在学生眼里,拔草也十分有趣。
“刚开始的时候,分不清草和红薯苗,结果把红薯苗都拔了。”想起初上拔草课的情形,五年级(1)班的孙珏伦和同学大笑,“有时候草长得太深,用力拔起会一下坐到地上。”
劳动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乐趣,还让他们开始理解劳动的意义。在劳动实践课记录本上,学生们写下心得——
“实践基地里种着很多蔬菜,必须把草全都拔掉,蔬菜才能快快长大。”“通过拔草我知道了不管什么劳动都是伟大的,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以后再也不剩饭了。”“不劳动就不会得到成果,在我心中,勤劳永远是甜的。”……
“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磨炼意志,还学会了珍惜劳动成果。”毕锦杰说。如今,学校每个班级每周都会上劳动课,学校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编制了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同时将每年的第一周确定为劳动宣传周。
“低年级学生以习得日常生活能力、学习劳动知识为主,进行简单体力劳动。高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还会学习使用劳动工具。”毕锦杰介绍,“劳动课重在体验,为了鼓励学生,学校每年会评选劳动小能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