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逃离或死扛:被撕裂的1000万教培人( 三 )


“大家就像亲人一样 , 相互扶持 , ”杜欣说 , “当时有个留下来的前同事 , 在群里说昨天晚上梦到大家都回来了 , 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 ”
刚离职那阵 , 杜欣将同事制作的离别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 , 这个已为人母的中年人 , 仿佛又经历了一次毕业 , 十分伤感 。
杜欣的同事是幸运的 , 他们大都毕业于名校 , 离职之后也很快有了好的归宿 , 对于他们来说 ,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内心的落差 , 毕竟很少有行业 , 愿意向应届生承诺六十万的年薪 。
干了八年教培 , 亲历行业扭曲 , 坚决离开不留恋李游 30岁 某头部教培机构校区运营总监从2014年毕业来到北京 , 李游已经在教培行业工作了近八年 , 面对行业如今的惨淡 , 李游十分淡然 , “无所谓后不后悔 , 这是个人的选择和时代变革的必然 。 ”
刚刚毕业时 , 一心想去大城市的李游 , 拿到了北京一家教培机构的管培生offer , 干起了和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 。
两年后 , 李游跳槽到一家头部教培机构 , 从事校区运营工作 。
“最初 , 对这个行业谈不上喜欢 , 只是把它当成一份工作 , 当成进入北京的通行令 。 后来 , 我真的对行业有了感情” , 李游告诉《财经故事荟》 。
然而2021年 , 双减大政落地后 , 李游知道 , 是时候离开了 , “只能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
对于国家政策 , 李游表示理解 , “行业确实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 盈利是第一目标 , 教学却被排在了后面 , 随着流量费用居高不下 , 更多经费用到营销、宣传、销售激励上 , 而师资力量并没有特别大的提高 。 ”
相比于头部机构的“罪有应得” , 李游对于被殃及的中小培训机构充满同情 。
李游的前同事 , 一对80后小夫妻 , 有十多年的授课经验 , 两个人砸锅卖铁 , 在老家开了一家小机构 , 只有他们两个老师 , 一个学生每月收费200元 , 学生、家长都很喜欢他们 。
“都是乡里乡亲 , 教学收费不高 , 教育质量可靠 , 我不懂他们有什么错” , 李游满脸困惑 , “为何也被一锅端了?!”
月盈利仅千元的小教培机构、身处农村缺乏父母辅导的留守儿童、怀揣梦想想要发光发热的机构老师 , 在李游看来 , 成为了这次改革的牺牲品 。
李游所在的机构 , 目前已经在向素质教育转型 , 但是他却决定离开 , “我个人不是很看好素质教育 , 因为高考的制度不变 , 素质教育没有具体的结果导向 。 我看不到这个行业的出路 。 ”
当老师被迫卖课 , 还好 , “我在‘双减’之前逃了出来 。 ”小鹿 27岁 某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前老师学了四年英语 , 小鹿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当老师 。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神奇 , 临近毕业 , 一家成人口语培训机构 , 通过一款英语配音软件找到了小鹿 , 主动抛来橄榄枝 。
看着同学们在各个招聘会上奔波 , 甚至一天要跑三场面试 , 小鹿深感找工作的艰辛 , 她接受了这个offer , 成为了一名教培人 。
这份工作是在线上 , 而且不用视频 , 语音即可 , 免去了很大的社交压力 , 再加上自由的时间、丰厚的薪水 , 小鹿对于这份工作还算满意 。
从月薪四五千到过万 , 从小白到明星教师 , 小鹿收获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 , 后来因为公司制度调整 , 小鹿的收入锐减 , 她选择了离开 。
“我的人生信条就是想做什么就去做 , 自己开心最重要 , ”小鹿笑着说 , “工作干得不开心就辞掉咯 。 ”
之后 , 自由洒脱的小鹿开始了多种尝试 , 给外教上过培训课、做过互联网内容审核、甚至还在游戏公司做过商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