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为“天坑专业”正名 武大教授邓红兵: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
央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总台央广采访人员管昕)眼下正是高校招生季 , 针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建议” , 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公开发文为所谓的“天坑专业”正名 , 呼吁“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 , 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 。 武汉大学官方微博也转发了邓红兵教授的这封《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 , 并点评:“家国情怀、个人兴趣、诚实善良、愈挫愈勇的心态……想必更为重要 。 因为在热爱与责任面前 , 所有选择都不应被辜负 。 ”所谓的“天坑专业”有哪些?这些专业的招生是否遇到了困境?邓红兵教授公开发文背后 , 他还想表达什么?家长和学生又该如何正确看待专业选择?
1981年出生的邓红兵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学、生物质资源纳米纤维改性及功能化、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环境污染物检测与控制 。
邓红兵教授说 , 那封《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本来是他即兴在手机上行文 , 发在一个武大招生咨询群里的 , 他写这封信是因为最近有不少考生家长向他询问专业选择的问题 。 邓红兵说:“这些家长们基本上非常关注孩子毕业之后薪水是多少 , 很多家长很直接说 , 你告诉我这个(专业)挣多少钱 , 那个(专业)挣多少钱 。 相当于把每一个专业都要用钱来衡量 , 我觉得这个状态非常不好 。 ”
什么是“天坑专业”?邓红兵说 , 他以前也没听说过这个词 , 后来学生告诉他 , 网络传言说“生化环材”即生物、化学、材料、环境等专业被网友戏称为“天坑专业” , 原因是这些专业学习难度大 , 实用性不强 , 未来就业很难有优势和竞争力 , 走科研道路也很难出成果 , 重要的是薪资水平普遍偏低 。
按照网上的说法 , “生化环材”四个专业正是邓红兵教授的研究领域 。 邓红兵说 , 和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 , 他所教的专业确实存在招生失衡的状况 , “去年只招了170多个人 , 我们的指标是290多个 。 我们没有招满 , 而且还有很多人进来之后还会转专业 。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热门专业 , 所谓的热门专业都有分数的门槛 , 都一定是最高的 , 所以说那些考生进不来 , 就只能填其他的专业 。 ”
邓红兵表示 , 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 , 不搞大开发”的原则 , 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按理说“生化环材”相关专业正是国家急需又紧缺的专业 , 但现状却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出于功利因素 , 愿意选择这些专业的并不多 。 邓红兵说:“他的工资待遇没有IT一毕业之后那么高 , 这是行业决定的 。 传统的理工科可能比较辛苦一点 , 特别测绘遥感专业 , 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愿意搞 , 这是我们的强势学科啊!到漫山遍野的野外工作比较多 , 他觉得累 。 另外 , 像我们做环境的 , 好像觉得收入很低 , 工作之后去向也比较单一 , 还有留在高校的 , 不像这么多互联网企业可以去跳槽等 。 ”
【专业|为“天坑专业”正名 武大教授邓红兵: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邓红兵在公开发文中写道:“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 , 没有差的专业 , 只有差的人 。 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 。 学习、工作 , 没有轻松的 , 当你看到一个职业说薪水高的时候 , 你根本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付出 。 ”“高等教育不是叫我们谋生 , 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 。 ”“人一生很长 , 我们不能随波逐流 , 不能因为当前学计算机毕业的平均收入可能暂时高一些 , 就一窝蜂去学 。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