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金色邀约|程少堂: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节选)( 二 )


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学术大家的学问相比 , 语文味是小学问 。 因此列出和猎聘网的这些对话 , 绝无炫耀之意 , 而是为了向语文报社的领导、编辑老师汇报 , 从1999年11月来深圳从事语文教研工作迄今 , 我在深圳这个红尘滚滚、商业气息浓重的一线大都市 , 从不炒股 , 不炒房(别人炒没有错 , 因为人各有志 , 求仁得仁 , 而且我一有机会就鼓励那些习惯炒房炒股的老师赶快抓紧时间炒 , 研究性地炒) , 心无旁骛 , 专心致志地进行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 , 我没有分心;是为了向语文报社的领导、编辑老师证明 , 在这漫长的20年中 , 我是勤奋的 , 踏实的 , 执著的 , 我没有贪玩;是为了向语文报社的领导、编辑老师陈情 , 我用我现有人生三分之一甚或二分之一的时光(我大学毕业后的1983年至1990年期间的文化学研究当时并不是为以后的语文味研究准备的 , 但实际上这个时期我进行的文化学研究决定了以后语文味教学流派之为“文化语文”这一基本面貌 , 因此如果加上这几年的研究 , 我直接间接研究语文味花去了我现有生命的差不多一半的时光 , 即近30年) , 激情浇铸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 , 如今我虽没有金山银山 , 但有一座语文的江山!是为了向语文报社的领导、编辑老师倾诉 , 20年间 , 虽然我的研究没有得过什么体制内的奖项 , 但我却可以有如此的学术自信和理论自信 , 我没有辜负你们;是为了向语文报社的领导、编辑老师感恩 , 我在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环境中之这些学术成就的取得 , 这种人生自信、自足心态的养成 , 与语文报社的一路相伴、相助 , 不能分开!
从语文报人 , 我想到在神州大地上称雄五百余年 , 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 留下了灿烂的商业文化的晋商 。 晋商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经说过:“夫商与士 , 异术而同心 。 故善商者 , 处财货之场 , 而修高洁之行 , 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 , 引先王之经 , 而绝货利之径 , 是故必名而有成 。 故利以义制 , 名以清修 , 恪守其业 , 天之鉴也 。 ”这段话道出了为官与为人的基本遵循 。 在王现等晋商看来 , 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 , 只要按照这一法则为人处世、入仕经商 , 必定会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 语文报社之所以在中国当代语文报刊史上一枝独秀 , “名而有成” , 生命力强 , 跟语文报社这个集体“名以清修 , 恪守其业”的高尚追求息息相关 。
是的 , 只有山西人 , 才能办出《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这样忠厚 , 这样善良 , 这样实诚 , 这样枝繁叶茂 , 这样闪耀着人性光芒的 , 让人难以忘怀、感念至深的卓越报刊 。
本人已然退出了工作舞台 , 但绝无一般退休人员的失落与惆怅 , 而是回头一笑百媚生 。 因为 , 在事业上 , 我毫无遗憾 。 不是满意 , 而是非常满意;不是自足 , 而是非常自足;不是自豪 , 而是非常自豪 。 虽然“感谢”一词普通到庸俗 , 但此时 , 此刻 , 我还是要在内心深处说一声:“感谢你 , 语文报社!致敬 , 语文报社!”
从今而后 , 本人虽然还会研究语文味 , 但写语文味的文章肯定会少了 。 写文章少了 , 自然和语文报社的“见面”机会就少了 。 但“见面”机会少 , 并不意味着缘分已尽 , 更深的缘分 , 是遥远的守望 。
不说再见 , 因为从未离开 。
2013年 , 东北师大2012届硕士生张岩答辩获全优的30万字长篇硕士学位论文《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 作为国内首部以在职语文教师之语文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的评传性学术专著 , 由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 在这本书即将出版的前夜 , 睹此书名 , 思绪万千 , 夜不能寐 , 慨然命笔 , 写下《荒原中的舞蹈(一种心境的描述)》一诗作为这本书的序言 。 下面我将这首诗抄录在这里 , 献给语文报社 , 献给语文 , 献给我的祖先 , 也献给我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