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器“玩”出大名堂,潍坊崛起世界级吉他小镇|走进宝藏村镇| 鄌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李静 荆新年 王琳 李旭旭
下课铃声响起,一群孩子背着吉他从培训班跑出来,谈论着在课堂上学习的和弦,这已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这些孩子背的吉他,几乎都是家门口的“吉他小镇”——鄌郚生产出来的。
经过40多年发展,潍坊昌乐鄌郚镇从一家吉他工厂,发展出80多家乐器企业,吉他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各类乐器100万把,电吉他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6%,成为全国三个电声乐器产业基地之一。
电吉他为何会在小镇落地扎根?乡村小镇举办音乐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吉他小镇”如何转型,才能在世界上发出更强音?为找到答案,采访人员赴鄌郚镇探访。

小乐器“玩”出大名堂,潍坊崛起世界级吉他小镇|走进宝藏村镇| 鄌郚
文章插图
昌乐县乐器产业发展中心的乐器琳琅满目。
从一家企业“牵”出80家
“鄌郚”成了有名的吉他小镇
今年43岁的李华涛,从小就跟吉他打交道。2002年5月,李华涛成立了东方乐器厂,这也是鄌郚第5家电吉他生产企业。
“鄌郚”,两个双耳旁,注定与声音有着不解之缘。1971年,在鄌郚“大厂带小厂,小厂下蛋”政策指导下,时任鄌郚建筑公司副经理的吕凤祥与有乐器制作专长的姚文珊一起筹备昌乐县乐器厂。
1972年,昌乐县乐器厂与鄌郚建筑公司分离,成为独立企业,主要生产月琴、京胡、小提琴等乐器。上世纪80年代,乐器销量有限,便开始生产乒乓球台、篮球板、绘图板等文体用品,以维持生计。而电吉他走进鄌郚,是李华涛的父亲李培臣等上代人努力的结果。“1991年,我父亲去青岛参加小商品交易会,正好有位韩国客商想在中国寻找合作企业。经过两年洽谈,才有了昌乐县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缪斯。”李华涛介绍。
为什么“电吉他”最终选择了鄌郚?李华涛说,第一,当时生产吉他乐器的地方很少,而鄌郚有生产乐器的历史。第二,山东离韩国近,有地理位置的优势。

小乐器“玩”出大名堂,潍坊崛起世界级吉他小镇|走进宝藏村镇| 鄌郚
文章插图
李华涛
1993年到1997年,缪斯乐器公司步入正轨。1997年,鄌郚乐器厂发现了商机,当时国内很多音乐人慕名而来,但缪斯乐器主要供应出口,没有更多产品投放国内,李培臣便多次到广州考察。1998年,百灵乐器厂成立,是第一家真正属于山东人自己的乐器厂。这两家企业,成为鄌郚乐器企业的“孵化器”。
李华涛介绍,2000年—2010年的十年间,成为乐器产业规范发展期,目前已发展成80多家企业,小镇在世界上有了响当当的名片。
李华涛说,他受父亲最大的影响是“工匠精神”。吉他不同于其他乐器,一件产品的完成需要80%的手工。成型、打磨、喷漆、烘干……一般来说,做一把吉他有七大工序,每个大工序都有十几、二十几个小工序。算下来,做一把吉他得有一百多个工序。单就打磨的砂纸来说,就有60到1000种不同的粒度。过硬的品质,成为“吉他小镇”成名的根基。李华涛说:“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对于长辈做的东西,我想坚持,并且往前迈一步。”
想在国内外得到认可
就要打响自己的品牌
2005年,鄌郚镇的乐器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宁夏人贾佐凯来到鄌郚镇,开始经营琴海乐器。现在,琴海乐器一年能生产2万把吉他。
贾佐凯十六岁就开始弹吉他,在上海组建过乐队,对吉他有着特殊感情。“那时候就有一个想法,做出中国乐手能在舞台上用的吉他。”于是贾佐凯到了上海芬达,从玩吉他开始学习制作,练就一身“武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