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刚拼完高考就准备“拼考研”,低年级考研不可取,盲目性值得深思( 二 )


刚拼完高考就准备“拼考研” , 低年级考研有啥不利影响?低年级考研人数上升 , 表面上是个人对学术的追求与上进 , 可是刚高考完还没接触和适应大学的生活就开始“拼考研” , 真的是理智的选择吗?
综合多个角度考虑 , 低年级考研往往会造成以下几种不利影响
●不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式 , 考研与日常学习相冲突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考研|刚拼完高考就准备“拼考研”,低年级考研不可取,盲目性值得深思】大学的学习方式和高考前的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完全不同的 , 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与习惯 , 如果还没有接触过大学就开始准备考研 , 那么入学后你可能需要一边努力的学习考研知识 。
一边应对大一时接触的新知识和各种活动与比赛 , 假期里制定的学习计划也可能会被大一时相对繁重的课业所冲垮 。 考研与不挂科有时不可兼得 , 在还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节奏的情况下就准备考研 , 一旦考研与日常学习相冲突 , 因为准备考研而不小心挂了科 , 那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
●没有明确的目标 , 考研没有方向 , 苍蝇乱撞 。
刚刚高考结束的准大学生虽然在报考专业时都会对所学的专业有所了解 , 但终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 , 了解依旧过于浅显 。 这种情况下就选定了考研目标 , 很容易准备了好久 , 然后发现自己最开始选择的考研目标并不适合自己 , 勉强自己考下去即使考上了研 , 对于自己的就业与生活可能也没有帮助 , 而中途易辙又白白浪费了之前很多的准备 , 准备新的考研方向时也容易怀疑自己这次的选择是否正确 , 大大拉低了学习的效率 , 像苍蝇一般随意乱撞 。
●盲目考研 , 忽略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 , 空欢喜 。
考研的意义在于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和奠定更高的知识基础 , 如果是盲目的只是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推荐 , 或者跟随周围朋友的一起 , 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基础 , 而老师和家长也因为自身职业与所处环境的影响 , 只能从自身出发去推荐他所认为的好专业 。 实际上他们给出的选择只能作为参考而不是最优选择 , 我的一个朋友大学从园林设计跨专业考研考到了汉语言文字 , 虽然说考上了研究生 , 可也完全不知道自己以后该何去何从 , 如果考研没有慎重考虑过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 , 那即使考上了 , 也容易空欢喜一场 , 高兴过后 , 依旧迷茫 。
面对“考研热” , 准大学生如何在低年级理智考研?低年级考研虽然有弊端 , 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考研热” , 提早准备也是好的 , 因此2021年的准大学生们可以吸取经验 , 理智考研 。
适应环境后再考研 , 考试考研两不误 。
虽然据统计考研人数近年来增长越来越快 , 从2020年的341万成功在今年突破400万大关 , 但磨刀不误砍柴工 , 考研的基础是要建立在你能顺利拿到学士学位证大学毕业上的 。
在刚入学后 , 最好先用一到两个学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 然后在不耽误大学日常课程的基础上安排考研计划 , 毕竟大一时的课程一般都比较多 , 大二以后时间就相对宽松了 , 这个时候再开始准备考研也并不晚 , 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处理好日常课程考试与考研计划之间的冲突 , 考试考研两不误 。
先了解再定目标 ,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大 , 所以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 , 对于冷门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 跨专业考研是惟一的补救方式 , 而对于没能考上“985”“211”高校的大学生而言 , 考研是圆梦的渠道 , 刚入学的大学生在入学后 , 应该先学习自己报考的专业知识 , 充分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后再决定是跨专业考研还是继续研读本专业的研究生 ,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