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把英语踢出高考”? 这恰恰掩盖了真正恶化的问题

来源:文化纵横
作者:马建国、李隆
英语|“把英语踢出高考”? 这恰恰掩盖了真正恶化的问题
文章图片
近期,在以“双减政策”为代表的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有关英语教育必要性及其重要性的讨论再起,网络上也开始流传“把英语踢出高考”的观点 。本文分析了国际化趋势与中国英语教育变革的基本历史逻辑,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之辩 。作者认为,目前还没有任何可能拒绝学习英语,但英语学习,必须与我们国家本身的社会发展、学术生态与政治文化相适应 。作者分析,中国的英语教育肇端于18世纪,自19世纪末期开始,以教会学院为代表的学院英语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一些中产家庭开始接受系统的西式教育 。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断了这一进程,改革开放以后,英语教育获得制度性认可,年轻人成为英语学习浪潮的主力军 。当前,中国高校正走向新加坡、瑞典等国道路,即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英语发表居于国际化浪潮的核心地位,但人文学科往往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性,如果“一刀切”地要求人文学科也以英文发表为标准,显然不可取 。作者认为,英语教育的传播与18世纪以来殖民话语、文化霸权与商业垄断的浪潮息息相关 。近年来,英语学习在新自由主义与消费主义裹挟下,市场化问题突出,无形中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一过程又深刻嵌入到全球资本主义不平等的再生产进程中 。基于此,英语学习及其制度供给,更需要结合政治与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调整 。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英语教育
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中文的国际影响力和学习人数与日俱增 。同时,由于语言环境的国际化,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人数和能力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并进一步带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促成这一关键性变化的,一是中国人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二是英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包括在小学普及英语语言课程、在大学试验全英文教育 。本文基于英文文献的相关研究,来展现国际化进程里的中国英语教育所经历的变化,其中既有教育体系本身的改革,亦有引入不同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这背后,还有关于跨文化学习产生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涉及英文本身的意识形态之辩 。
国际化与中国英语改革
改革开放使英语教育重获制度性的认可,英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外语 。其实这亦是亚洲社会(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和韩国)在国际化浪潮中的普遍趋势,尤其年轻人群体在国际教育获取方面更加便利,他们的社会流动推动了整个地区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浪潮 。
事实上,即使是在大学内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英语学习亦广受认可, 他们甚至强烈要求学校以英语开展教学 。一项基于广州中山大学的问卷调查显示,72.5%的本科生和超过76%的研究生认为该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英文授课,69.3%的本科生和61.6%的研究生认为在国际化浪潮之下,不应用中文作为主要语言授课 。
在国际化浪潮之下,欧洲诸多大学已经历了从本地语言到全英文授课的改革,如荷兰和北欧高校,其在研究生阶段已基本实现全英文授课,所有各层次的大学学生毕业论文以英文写成者达87%,自然科学领域达94%,且研究工作的开展和考评亦以英文发表为主 。在此大势之下, 北欧各国 (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的教育部长于2006年发表了一个共同行动纲要,要求大学使用双语,即英语+本地语言 。基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4524名学生问卷调查的研究表明,这一要求在自然科学领域影响甚微, 主要原因是科技全球化时代, 不以英文发表的成果很难进入国际学术共同体的视野 。社会科学领域,英语使用亦十分广泛,而在人文领域,只有25%左右的研究和发表依靠英文 。高校国际化的成果是,北欧本地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英语水平,除写作之外几乎接近母语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