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解析往年高考作文助考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妙剪裁,详略两相宜( 三 )


文段的内容重在表现“祖国的成长” , 为了凸显这一内容 , 考生先引入名句素材蓄势 , 随后即运用了“汶川大地震”和“举办奥运会”两个点例来论证“祖国在成长中敢于面对灾难 , 赢得荣誉” , 既紧扣命题材料内容 , 又简明扼要 。 接着 , 考生连续运用“天宫一号”“村村通”“精准扶贫”三个点例 , 构成面例 , 一气呵成地多维度地呈现出了祖国在实现中国梦这一征途中的不断成长与强大 。 考生将点例与面例进行有序与有机的组合 , 叙议结合 , 点面相映 , 有血有肉 , 共同丰富了“祖国的成长”这个核心内容 , 很有说服力 。
五 结构是“骨架” , 限制素材疏密
高考作文的结构支架以简单清晰为要义 。 基于此 , 考生在思考写什么与不写什么、先写什么与后写什么的同时 , 还需要揣摩多写什么与少写什么的问题 。 从这个意义上看 , 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素材的疏或密 。 就一篇文章而言 , 文本的呈现如果有疏有密、疏密相间 , 不仅能使主旨突出、中心分明 , 而且还能使文章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 达到匀称和谐之境 。 例如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作文《苦辣酸甜神州味 , 生旦净末华夏情》选段:
京剧生旦净末丑 , 讲究的无非是八个字:无声不歌 , 无动不舞 。 以程派程砚秋大师的表演来讲吧 , 那凤眼传神 , 柳眉入鬓 , 说不尽的“琐窗风雨古今物 , 梦绕云山十二层” , 看不够的“绮罗人物 , 薄透凝脂” 。 程先生是乾旦 , 且身材高大 , 如何能如李碧华所言“一笑万古春 , 一啼万古愁”?个中关窍 , 便在“情境”之中 。 是以虽非莺莺小姐 , 亦能为闺房之秀;虽无草满花盈 , 胜似万紫千红 。
文段为总分结构 , 先点后染 。 考生先摆出观点 , 京剧讲究的是“无声不歌 , 无动不舞” , 言简意赅 , 总领全文;然后详写程砚秋出神入化的表演 , 有肖像描写 , 有诗词引用 , 有名人评述 , 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程砚秋的表演之高妙 , 用笔颇丰 , 不厌其详 , 可谓密也;结尾处以莺莺小姐与草满花盈类比程砚秋的演技 , 自然收束 , 寥寥数语 , 简略至极 , 戛然而止 , 可谓疏也 。 考生根据结构的层次布局 , 如此“先议后描” , 先观点后事例 , 且在素材上先密后疏、疏密结合 , 让文章充满了灵动与张力 。
六 读者是“裁判” , 影响素材取舍
高考作文的读者为评卷者 , 大多为高中一线骨干教师 , 少数为大学中文系教师 , 为此 , 如果从谋取高分的功利角度看 , 迎合上述两类阅卷者是考生的不二选择 。 而所有阅卷者都喜欢的作文素材是什么样的呢?无非就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新鲜等 。 因此 , 就素材取舍而言 , 考生还是应以“淡妆浓抹总相宜”为标准 , 在详略上做足文章 , 凸显机巧 。 这样 , 会更容易获得阅卷者的认可 。 例如上海高考优秀作文《过幸福与快乐的人生》的开篇:
什么时候我们会感受到“被需要”呢?在老人跌倒的时候 , 在公交车上看到孕妇焦急地寻找着座位的时候 , 在同学苦思冥想解不出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当他们向你投来热切的目光时 , 没错 , 你感觉到了自己“被需要” 。
文章开篇 , 考生就不玩离奇的噱头 , 不喊假大空的口号 , 而是由问句巧妙地引出中心论点 , 并用设问的手法 , 将“老人跌倒”“孕妇找座”“同学无解”三个生活中很普通但又与很多人息息相关的事例素材列举出来 , 并自然地回扣“被需要”的论点 。 这种接地气的素材运用 , 不花哨不做作 , 极易引起阅卷者的兴趣 , 进而获得他们的认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