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疑|倒在沙漠里的16岁北京少年,身后是效果存疑的留学“背景提升”( 三 )


资料显示,项目计划的时间为7月25日至8月3日,参与者需要7天内负重完成近100公里的挑战,同时学习荒漠生存课程,进行沙漠水文资源对生态的影响、沙漠化治理与水土流失等课题研究。
回忆讲座内容,徐子浩说,“跟我们讲的多是探险活动的概念,介绍了他们这个协会是干什么的。后来给家长开讲座时,有透露过这个活动对出国留学、升学有帮助。”
在中国探险协会的官方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对探险活动与留学申请之间的关系更加“直言不讳”。
新京报采访人员注意到,上述题为《唤醒孩子的探险精神,来这里开启一场探索之旅》的文章曾提及,“6月9日晚,中国探险协会联合某国际学校在协会总部召开青少年探险科考训练营家长说明会,共同探讨关于探险活动和留学申请的问题。”
上述文章介绍《激越黄沙——探秘腾格里青少年探险科考训练营》项目。文章末尾处提及,参与活动的学员将获得“志愿服务证明与公益时间累积、用于升学及实习的推荐信、实习机会和进阶学习、升学文书素材积累、学术成果发表”等相关机会。
对于中国探险协会在官网介绍称完成项目的学员可以获得“用于升学及实习的推荐信”,徐子浩觉得有些夸张,“基本上就是在简历上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吧。”
实际上,前往外地进行相关科考、调研活动,已经成为市场上常见的实践活动之一,大多项目都是由留学中介机构与其他公司合作举行。
8月下旬,“启德教育”工作人员向新京报采访人员介绍《敦煌文化传承与保护科研实践》项目,据其称,之前还有沙地治理、金丝猴保护等科研实践。
据徐子浩透露,由于他们所在班级为国际班,使用的教材与参与国内高考的学生不同,是纯英文。学校偶尔也会推荐比赛、科研等活动,不过均属自愿报名。
北京另一所公立高中的国际部学生的家长施雨兴称,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也常常推荐活动,让学生自愿参加,为其增添相关专业的经历。
张壮是2016年前往美国就读大学本科的。此前,张壮曾委托合肥一家留学机构为其申请留学。那时,留学中介以项目附赠的方式,增设“背景提升”相关活动,为学员提高软实力。
2015年,张壮一家人在留学中介的建议下,报名参加该机构提供的“志领计划”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合肥周边的农村中小学举办活动,寒暑假则做一些研究性活动。
申请留学时,张壮将这些活动写到了简历中,“中介说可以增加软实力。就是说除了成绩之外,还做了额外的事情,比别人有优势,那他们这么一说,我们就想试试看。”据他称,普通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填写的表中,需要选填5个奖项和10个活动。
存疑|倒在沙漠里的16岁北京少年,身后是效果存疑的留学“背景提升”
文章插图
一家留学中介的公众号上,不定期会推出相关的实践活动。网页截图
被“包装”的实践活动
新京报采访人员检索发现,2015年武汉的一家留学服务机构就在广告中提及“出国留学申请的加分神器”,加分项就包括参加课外活动。
广告中声称,“关爱弱势群体、具备服务社会的精神是名校招生时考查学生的重要依据。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平时学习任务紧张,在暑假多去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义工服务等,可以为留学加分。但学生不能用假的实践证明蒙混过关,如果被海外院校发现,会直接给出拒签。”
在裁判文书网上,以“背景提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案件可以发现,2015年至2019年间,学员与机构签订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的合同中,提及机构将“提供文书中文素材挖掘、背景提升和文书包装的咨询建议”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