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岗|以改革实践增强对教师交流轮岗的信心

郭杰(北京汇文中学校长)
新学期伊始 , 北京市推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干部教师轮岗政策 , 距退休时间超过5年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 , 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公立学校在编教师 , 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 东城区、密云区为第一批试点区 , 全市将有计划地逐步扩大试点 , 在今年底前再启动六个区的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试点 。
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常态化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校教师轮岗的消息 , 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 诚如教育专家所言 , 教师轮岗是在推动教育均衡上的更大作为 , 是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配置 , 让所有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 是学校之间逐渐缩小差距 , 学区内、区域内乃至全市范围内学校办学质量趋向优质均衡 , 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 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活力和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 具有重大政治意义、重大历史意义和重大教育意义 。 对于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逻辑和教育改革价值 , 应该说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 。
同时 , 北京教师轮岗政策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议论 , 其中不乏对新政的疑虑和误解 。 有人认为 , 如此大范围、大力度推出教师轮岗举措 , 有“拍脑袋决策”之嫌 。 实际上 , 教师轮岗严格说不是新政 ,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中 , 对此已有宏观部署和具体安排 。 近年来 , 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探索推进教师轮岗 , 如北京东城区每年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近20%;北京汇文中学参与跨校轮岗交流的教师规模不断扩大 , 今年跨校交流干部5人 , 市区骨干8人 , 全职、兼职教师超过80人 。
也就是说 , 以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为目标的教师轮岗制度 , 已在多地试点实施 , 并在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 这一方面显示了教师轮岗对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均等化配置发挥的积极作用 , 另一方面 , 也为在更大范围、以更大力度实行教师轮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可见 , 此次北京市在东城、密云两区试点更大比例教师轮岗 , 并计划今年底前试点扩大到其他六个区 , 是在具备了更成熟条件下顺势而为深化改革之举 , 绝非“拍脑袋决策” 。
有一种看法认为 , 大面积、大比例、常态化推进交流轮岗 , 给本来就负担沉重的教师增加了交通通勤、适应环境、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本和压力 , 如此“折腾教师”实在得不偿失 。 这种看法夸大了交流轮岗给教师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不稳定性 。 交流轮岗试点和正式推行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 这是指政策实施范围会不断扩大 , 而不是说教师作为个体或团队进行轮岗的物理空间会越来越大 。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 , 教师大多会在集团校之间或学区范围内轮岗 , 一般不会要求教师跨县(区)甚至跨省市交流轮岗 。 教师轮岗的物理空间肯定是有限的 , 轮岗对教师工作、生活造成的不稳定性也是有限的 , 所谓“折腾教师”之说完全不能成立 。
不过毋庸讳言 , 与以往基本不轮岗或很小比例轮岗相比 , 大比例、常态化轮岗不可避免会给教师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 , 会给教师工作履职增加一定的压力 。 既然我们对教师轮岗的意义价值已有共识 , 包括大多数教师都能正确认识轮岗对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优化分布的重要作用 , 那么我们就应该意识到 , 交流轮岗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校教师工作的常态 , 也是义务教育公办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 由此带来的某种“不稳定” , 原本就应当是义务教育公办校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