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双减”后,如何拥抱素质教育( 三 )


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 , 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质 , 而非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 。 陈维贤说 ,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 怎样既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升学需求 , 又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这需要联动教育评价改革 , 对学校、校长、教师的考验 , 可谓巨大” 。
“双减”意见提出 , 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 , 依据不同科目特点 , 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 。
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推进 , 全国多地正在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 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 目前 , 湖南、江苏、云南、河南等省已将美育科目作为正式考核内容加入中考范围 , 其他地区也在加快美育进中考的脚步 。 上海拟于2022年起 , 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应用于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等过程中 , 真正做到“见分也见人” 。
“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同于学科教学、知识学习 , 它是一个弥散性的、见效慢的过程 , 需要全方位地、长期地进行训练与熏陶 。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是摆在中国教育面前的一个经典性难题 。 ”罗祖兵表示 , 解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需要一个过程 , 说到底 , 只有在人们淡化了对社会资源的竞争性选择、不那么在意学历高低后 , 这个矛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
【羽毛球|“双减”后,如何拥抱素质教育】(本报采访人员 陈鹏 本报通讯员 褚思佳)
[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