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穿越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迷思( 二 )



“90 后”女孩曾稀以花为媒 , 坚持将花艺爱好当作未来职业 刘梦琪/ 摄
在今天的大学生看来,一份理想的工作,不仅要带来必要且体面的经济回报,而且要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还有个人追求的价值认同 。 但在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生存、发展毕竟是第一位的事 。 对于许多背负家庭厚望肩有生活重担的普通大学生而言,优先考量的自然是工作的稳定和经济的回报 。 有人指责他们的选择是精致的功利,大可不必 。 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放弃价值的追寻,因此更强烈地感受着焦虑、孤独和抑郁等典型社会心绪的集体性困扰 。 只是,他们这一代人追寻的价值是多元的,也许很少见崇高的表白和缥缈的宣示,更带有或淡或浓的世俗化意味 。
是降维打击,还是理性择业?
艰难的就业抉择,逼迫着一些名校毕业生放低身段、自降身价,跻身于庞大的普通学校毕业生的求职行列 , 与之展开同台竞争,干起了做家政、送外卖、开网约车等人们眼中的底层工作,引起舆论哗然,指责这是不合理的“降维打击”“人才浪费” 。
寒窗苦读,一朝鲤跃,谁不期望有一个更为高大上的台阶?但时移世易,形格势禁 。 底层起步并不等于自甘平庸 。 多少年来,我们不都是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去成长 , 到创业市场去锤炼吗?平凡的岗位,也一样能够发热发光 。 一如家政行业,同样需要优秀人才加入 。 听一听硕士保姆刘双面对采访人员的表白:家政行业目前是一门静待挖掘的艺术,自己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是出于个人兴趣和喜好,也是从长远的职业规划出发的 。
我们应当清醒,名校生已不再有那么闪亮的光环,高学历也已不再是畅通无阻的证明,每一个人的职业如何定位,是其选择的自由,何来“降维打击”?许多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业深造,更多是因为就业门槛的抬升,而不是出于优异的学术研究禀赋或是愿意终身投入科研事业的远大志向,何来“人才浪费”?
是职业鄙视,还是个性诉求?

毕业生|穿越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迷思
文章图片

4 月23 日 ,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招聘会现场查看企业招聘信息 张龙/ 摄
近些年来,中小企业在人才市场深受招聘困扰,大学毕业生更少有参加应聘的热情,这与中小企业遭遇的社会职业鄙视不无关联 。 然而,我们还当明辨,今天的大学生经历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消费主义的洗礼和明星文化的熏染,不安于现状,不固守俗套,他们更少受社会鄙视链的束缚,更追求自己的个性诉求和精神自由 。 否则,一些老一辈闻所未闻的新职业如视频UP主、宠物摄影师、家庭收纳师等,并不都是能与高大上挂钩,为什么会赢得一些年轻人乐此不疲?
如今的新一代,已不愿再简单地重复上一辈人的故事,不甘心于长年累月的996加班和机械单调的流水线作业,不愿承受粗暴化的公司监管和陌生化的人际关系,不能认同奉行任人唯亲的职场生态和讲究人情世故的庸俗文化 。 他们宁可选“零工经济”,毕竟这里有他们想要的兴趣和自由 。 他们更青睐“大厂”就业,那里有更完整规范的薪资待遇条件、更稳定的培训及拓展体系和更多元的职业发展前景 。
冲决内卷的罗网,张开青春的翅膀,向着未来的天空翱翔
“内卷化”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将人们的社会活动都笼罩其中 。 我们亟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在体制的变革、发展的转型和观念的解放、赛道的选择中,借助于生活的更多不确定性,去开拓发展的更多新可能性,奋力冲决就业的内卷化之网 。
——自辟新路,拥有创业的一片蓝海 。
自主创业,把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已成不少年轻大学生自觉的选择 。 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数字游民”发展副业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平台 。 多样的工作形态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经济安全,还会给他们带来充盈的人生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