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特训营”养成“未来之师”

“选择参加这次‘思维导学’特训营让我的人生目标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 。 ”王于星的这段感言 , 说出了参加2021年暑期陕西师大未来卓越教师“思维导学”特训营(简称“特训营”)多位学员的共同心声 。
【目标|“特训营”养成“未来之师”】今年暑假期间 , 来自北京、深圳、武汉、郑州、昆明、海口以及西安本地10所知名中学的16名优秀教师 , 与来自陕西师大9个学院的60多名学员 , 从“创建学习小组、思维导图应用、有效解决问题”三个基本工具开始 , 一起研讨“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这两个教育的重要命题 , 共同学习“学习目标设计、实现路径规划、关键问题凝练、问题练习改编、课堂观察评价、学习方式变革”6个模块的主体内容 , 最后以“课堂实操与观评”——语文和生物两个课堂实战与观察评价收尾 , 顺利完成学习计划 。 在落实陕西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党怀兴“四子”(动脑瓜子、提笔杆子、练嘴皮子、强身板子)要求的基础上 , 实现了预期目标 。
特训营学习期间 , 身为总导师的清华附中校长助理房超平及其他导师、助理始终坚持以“思维导学”方式组织、实施思维导学特训:每天都要设计学习目标、实现路径和关键问题 , 每天都要点评学习记录和检查课后作业 , 每天都要画出当天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并展示交流 , 每天都要运用“激励学生的语言模型”评价其他学员和小组表现……这些不打折扣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措施 , 让特训营的学习不再是“浮光掠影” 。
“在以前 , 我根本不敢想象 , 一堂课的学生参与度与自主度可以高到如此程度 。 在这次特训营活动中 , ‘目标——路径——问题’这种思维导学课堂流程的反复运用 , 带给我许多启发与思考 。 更重要的是 , 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真实改变 。 ”陕西师大化学与化工学院学员师冉婷说 。
10天时间 , 特训营成员共同经历了一场高密度、大体量的学习 , 更是一段高质量、大智慧的思维碰撞成长经历 。
每天现场学习期间 , 学员需要课前预习、课后整理 , 围绕学习模块进行全天候系统学习研究;学习过程需要小组记录 , 学习收获需要每天反馈 , 学习成果在互学互评中修正……学员们常常到深夜还在完善本组的学习成果 。
聚焦未来职业的素养、指引教育教学的理念、支撑教学实践的方法、促进管理育人的实战能力等 , 都成为“特训营”涉及的内容 。 好课堂应该什么样、教师激励学生有没有“语言模型”、学习目标如何设计、怎样以问题导引学习、课堂如何观评……一系列问题不断抛出 , 每一个人深度参与其中 , 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员在头脑风暴中不断提升技能、解放思想 。
在结业仪式上 , 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伟引用《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 , 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 , 激励学员向优秀的同伴学习 , 保持谦虚的态度 , 永远对知识抱有求知欲 , 不断反思与进步 , 做到学无止境 。
“在10天的特训营里 , 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 在思维层次上有了飞跃 。 ”学员赵芸在以“遇见”为题的微型演讲中说道 , “在未来的教学中 , 我一定会把特训营中所学融入我的课堂中 , 努力成为一名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卓越教师 。 ”
《中国教师报》2021年09月08日第2版
作者:本报采访人员 韩世文 | 通讯员 耿晓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