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负担|突出民生优先 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行为

近年来 ,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发展迅速 , 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 同时也因为收费高、上涨快、标准不合理 , 以及背后的资本过度涌入和机构无序扩张 , 导致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加重和社会焦虑感加剧 。 收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牛鼻子” 。 为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 ,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适时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通过牵好“牛鼻子” , 实现校外培训兴利除弊 , 切实发挥好有益补充作用 ,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一、回归公益属性 , 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意义重大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本质上具有教育公益属性 ,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 将更好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摆在首位 。 当前 , 大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远离公益属性 , 直接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视为纯粹市场行为 , 不仅追求盈利回报 , 而且追求高额利润 , 从而使校外培训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 尤其是近年来资本力量的大量进入和无序扩张 , 更是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带入了歧途 , 形成了愈演愈烈、不得不规范监管的恶性循环 。
校外培训机构追逐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不合理收费 , 导致学生家长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 , 而且越来越重 。 《通知》以加强收费监管为着力点 , 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非营利性 , 旨在让校外培训回归公益属性 。 通过规范收费行为、加强收费监管 , 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从更大的校外培训市场中剥离出来 , 把握好公益属性和市场机制的最佳结合点 , 打消校外培训机构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来营利的不良动机 , 并切断相应的利益链条 。
二、坚持目标导向 , 让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更加合理可负担
校外培训属于校外机构提供的额外服务 , 适当收费既是可行的 , 也是必要的 , 但总体上必须处于合理可负担的范围 。 近年来 , 与校外培训业务疯涨相伴随的是 , 单位培训项目的收费标准越来越高 , 直接导致校外培训费用占家庭年度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攀升 , 高额培训费用给家庭生活带来实质性影响 。 特别是一些收入偏低或经济困难的家庭 ,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即使是省吃俭用、压缩其他家庭必要支出 , 也要让孩子参加各种学科类校外培训 , 从而无形中极大增加了生活压力 。
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造成负担重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市场监管 , 使得各类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 。 《通知》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 并将其纳入地方定价目录 , 由政府部门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 , 而且上浮有要求、下浮无限制 , 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已经上升到重要民生服务的高度 , 向社会传递出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必须纳入行政监管范畴的重要信号 。 可以肯定的是 , 各地政府制定出台的基准收费标准将会更加合理 , 也在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 , 从而使校外培训更好地惠及民生 。
三、坚持问题导向 , 彻底整治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乱象
近年来 , 随着各类机构的大量进入 ,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收费乱象日益增多 , 包括收费标准过高、调整随意性大、信息不公开、收费行为不规范等 , 引发了家长的强烈不满和无奈情绪 。 特别是资本力量介入后 , 对收费项目、收费范围、基准标准、收费模式等进行随意调整 , 同时利用话语权强势将所增加的成本和费用转嫁给家长 , 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社会焦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