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建议:刚博士毕业的年轻学者该如何发展?
↑↑↑ 关注柳叶刀学术 ↑↑↑
来源 | 科学网博客
最近和几位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聊天,他们问我回国和在国外发展哪个更好?我说,这个很难讲,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人各有志,不能一概而论 。
但凡说到选择,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总不会有错 。好风凭借力,就是这么个道理 。
所谓顺应时代潮流,就是要看你的领域目前在世界各国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走下坡路 。
一个人旺盛的学术生命也就是二三十年 。有生之年,要想做出点像样的成果,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 。
闲言少叙,下面几点建议,希望对年轻人能有帮助 。
1. 一定要教学,要教就教核心课程 。
如果能有机会给留学生全英文授课,当然最好 。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博士,尤为重要 。
为什么重要?
首先,博士,这个称呼并不是字面的意思代表着博大精深,什么都懂 。相反,随着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大多数的博士题目其实很窄 。也就是说,博士生的知识面其实并不宽 。
也许有人会说,博士们在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阶段已经上过很多基础课程了,现在强调给本科生或研究生上课,对博士的知识积累和提高能有多大帮助?会不会是浪费时间?
我的理解和体会非常不同 。
且不说年轻博士在本科、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经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或学分 。当你真正教学的时候,要想把别人真正教懂,对教材上的知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要求会非常高,这就强迫你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几年下来对一个人基础的夯实是非常重要的 。
没有好的基础,一个人会非常心虚,会没有发展的潜力 。
2. 组建自己的团队 。
一个人也是团队 。什么意思呢?要有独立科研的意识 。当然,有出色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加盟,热烈欢迎!
对研究生的培养不要做甩手掌柜,而是和他们一起成长 。
一个人在学术上最巅峰的时期就是博士毕业这五年,基本就决定了一个人一生能达到的高度,其实是一个团队能达到的高度 。
有人讲,最开始融入大的团队也很重要,也没有错 。这其实和你独立做科研并不矛盾 。
最好的融入就是自己有独到的东西,在大团队里你的小团队是必须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
3. 要持续出成果 。
这里说的成果,坦白讲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论文,高水平的论文 。
如何界定高水平的论文?那就是本领域主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
国家管理层面反对的所谓“唯论文”,跟你其实没有任何关系,那只是管理层面需要改进的事情 。
发论文,发高水平论文的目的,就是要个国内外的同行交流 。论文是和同行交流最好的载体 。
为什么要持续发表呢?这和十年磨一剑并不矛盾 。十年磨一剑只是个比喻,并不是非十年不出成果 。
持续发表的好处就是不间断地保持和国内外同行的交流 。通过论文的反复交流,你能得到反馈 。
这个反馈会告诉你,在你的领域全球范围内你自己到底是处于怎样一个水准,使你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 。
另外,好的论文发表记录对你持续拿到基金资助非常有帮助,这在全世界的学术界都通用 。
目前的中国,你真有本事,是绝不会被埋没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
4. 积极参与和学术密切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 。
比如说给高水平期刊审稿,很多年轻人觉着这种无偿的工作很浪费时间,没什么好处 。这就目光短浅了 。
判断一个年轻学者是否活跃,除了你的成果发表让同行看到外,你在学术界的各种服务贡献也很重要,比如期刊的编委 。而期刊主编吸收新的编委的标准就是看你审稿的数量和质量 。
推荐阅读
- 申论|22年首次报考执业药师的“小白”,建议你们这么做!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电场、磁场解题宝典,建议收藏!
- 翻译|“天才”金晓宇已回家继续写作,复旦教授:值得佩服
- 宁波|高三学生,成绩过本科线几十分,适合报考军校吗?我建议这样考虑
-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大:“教的好”也可评教授
- 合肥|北大教授:智商达不到110,不要幻想考上北大,去了也读不下来
- 分流|“读技校就是没出息”,某教授谈技校生未来,忠言逆耳,太现实了
- 大学|郑强教授再引热议!大学教师应该看重怎样的福利?
- 陈旭|专访南开大学教授原新:建议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以缓解养育压力
- 博士后|河南有望迎来一所“医科大学”,“家门口”的医学院,考生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