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我很抑郁,爸妈却说我太矫情”

文/本报采访人员 楚 燕 通讯员 陈 鹭
图/厦门市仙岳医院 提供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 今年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 , 号召社会各界加强合作 , 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 , 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 。
厦门市仙岳医院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 , 不少家长习惯以爱的名义硬塞给孩子很多东西 , 觉得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自己小时候好太多了 , 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想自杀 , 是“真矫情” 。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 , 在亲子沟通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 父母和孩子都要加强学习 , 学习如何更好地识别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 , 呵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精神心理健康 。 ”
警钟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
自杀行为是心理危机中最激烈的表现方式 , 揭示的是青少年面对抑郁症、自残、进食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时最刺眼的一角 。
2018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发布一份调查数据显示 , 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 在自杀者年龄排列中 , 12岁占第一位(40.3%) , 其次为14岁(22.7%) , 11岁和13岁(13.6%) 。 在自杀者性别对比中 , 女孩约为男孩的3倍 , 这可能与青春期女性思维较具体、感情较细腻、情感较脆弱和依赖性较强等心理特征有关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 其中重度抑郁为7.4%;从小学到高中 , 随着年龄增长 , 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 ,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远比我们想的要严重 , 急需社会各界重视 。 ”厦门市仙岳医院院长王文强提醒 , 青少年在自杀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先兆:梳理曾经的麻烦的人际关系 , 赠送财物或私人物件;跟所爱的人告别;购买凶器或藏匿药物;抑郁过后变得平静;看有关死亡的书籍等资料 , 制定结束自己生命的计划;发表声明说自己会结束生命(包括在社交平台) 。
此外 , 还有一些不一定和自杀念头有关的心理问题征兆 , 同样需要被关注 , 如:回避朋友、家人及各种活动;睡眠或饮食情况有明显变化;常常提到消失或死亡;暗示其他人 , 如果自己不在了会更好;表达无望的感觉;出现不考虑后果的攻击性行为;情绪上的巨大变化;滥用药物 。
王文强表示 , 低龄儿童所表现的问题行为更难被识别出来 , 建议家长留意以下情况:经常发脾气;经常抱怨头痛或胃痛却找不到身体问题;经常谈论恐惧和忧虑;学习出现困难;经常做噩梦 。
孩子自杀的原因看上去各不相同 , 但他们从天真无邪到最后走向轻生的足迹出奇地一致:受压→厌学→焦虑→抑郁→轻生 。 值得注意的是 , 63%的学生自杀发生在每年重大考试期间 。
困扰 厌学、回避社交、沉迷手机
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吴为阁介绍 , 到该科来咨询或治疗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不想读书 , 拒绝跟家长沟通 。 前阵子 , 我市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开学没多久便闹着要回家 , 说是同学们都很有个性 , 不好相处 。 一位高一新生开学没几天也表示不想去上课 , 说自己不适应寄宿生活 , 而且一进教室就紧张 。 吴为阁说 , 这种情况多见于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阶段 , 此时师生互动、同学相处模式发生改变 , 平时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 , 情绪上比较容易烦躁 , 出现逃避退缩心理 。
上网课期间沉迷电子产品 。 最近不少家长反映 , 疫情期间 , 自己工作比较忙没法盯着孩子 , 孩子上网课自制力不足 , 每天接触手机、平板的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 。 有的孩子喜欢玩比较暴力的网络游戏 , 或通过网络接触其他不良信息 。 家长和孩子沟通 , 孩子还和家长“斗智斗勇”耍小聪明 , 让人头痛不已 。 以前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学生 , 现在不少小学生家长也饱受困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