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名校长工作室:校长成长“尖兵排”( 二 )


名校长工作室要想顺利实现培养目标 , 其自身的建设至关重要 。 梳理和总结教育部领航工程和各地名校长工作室建设 , 我认为需要重点把握如下四点:
一是卓越的首席主持 。 木工带徒的成功 , 关键在师傅 , 所谓“名师出高徒” 。 从领航工程和各地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成效看 , 首席专家或者主持人的素质是工作室成败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 谁能胜任首席专家或者主持人、组长的工作呢?我认为一类是具有丰厚的教育功德 , 同时兼具教育理性和理论素养的教育实践家;一类是具有丰厚教育理论素养 , 同时对办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有精深了解和精准把握的教育理论家 。 但实际上 , 要求一名教育工作者真正能够“两美兼具”很难 , 因而这样的专家往往“一将难求” 。 回顾名校长工作室的经验 , 教育实践家型的主持人 , 其工作开展得更贴地、更务实 , 更利于校长们转化为实践 , 也更受欢迎 。 而为弥补自身理论素养之不足 , 很多主持人会聘请院校理论专家加盟 , 构建实践与理论导师并重的指导团队 。 也就是说 , 用卓有建树的名校长来培养名校长 , 如同高明的木工师傅带徒传艺 , 是一种真正的传承 。 对主持人而言 , 与优秀者结伴而行 , 教学相长 , 也是自己实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
二是层递的学员团队 。 校长学员作为工作室发展的主体 , 能否与主持人发生“共振”非常重要 。 所以 , 在很多地区 , 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确定后 , 教育行政部门往往邀请主持人参与学员的遴选工作 , 在双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 采用互选机制 , 自由组合成队 , 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 不仅如此 , 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要求其学员所在的省教育厅为其选配10名左右的优秀校长作为成员 , 组建名校长工作室 , 该学员不仅接受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的培养 , 又通过组建自己的工作室 , 领航省内的优秀校长 , 进一步形成辐射效应 , 学以致用 , 培训效果立竿见影 。
三是一致的发展目标 。 一般名校长的培养时间为三年 , 对校长学员进行了解、评估 , 并恰当定位 , 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 知道从哪里启程 , 才可以知道在某一时段能攀登到什么样的终点 。 骨干校长要努力成长为卓越校长 , 卓越校长则要向教育家型校长发展 。 经过多年培训实践 , 笔者最深的体会是 , 校长的发展目标一定要确定为“双主体发展” , 即校长与所在学校共同发展、校长卓越与学校卓越必须双轮驱动 。 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只会夸夸其谈的空头理论家的出现 。 就主持人而言 , 必须自始至终牢牢把握培养实干型教育家的工作室定位 。
四是严谨的学习计划 。 优秀校长除了实践能力 , 还需具备精神、人格等综合素养 , 还需发展理性思维 , 为逐渐形成富于个性的教育思想打下基础 。 这仅仅靠随机操作、反复历练又是远远不够的 。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 , 主持人需与所有校长学员一起精心研制三年发展计划 。 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必须十分明确 , 安排到位 。 一是明确三年中一以贯之的核心工作 。 比如读什么书 , 写多少心得 , 开几次读书报告会;比如诊断学校 , 诊断多少次 , 去哪些学校 , 每次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 二是明确三年中每一次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 , 这实际上是建立工作室成员间的约束机制 。 三是加强工作室内部组织的建设 , 要有严格的纪律要求 , 加之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的年度考核和总结评价 , 共同成为工作室运行的制度保障 , 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
(作者系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 ,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