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发生前的预兆 海啸发生的预兆

是否掌握了海啸登陆的前兆知识,对于在海边生活、工作、旅游的人们来说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因此,中小学生适当地学习一些海啸登陆的前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化险为夷,也可以使海啸所造成的损失大大降低 。地震引发的海啸登陆之前,会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宏观前兆现象 。
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8.7级地震海啸中,死亡人数超过了30万 。造成如此严重灾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遇难者没有海啸前兆知识,看见了或听到了非常明显的宏观前兆现象,却不知道是海啸袭来,毫无防备 。
而具有海啸前兆知识的人,在看见或听到海啸现象后,立即采取紧急行动,成功地逃过了一劫 。
由此可见,学习海啸登陆前兆知识很重要,因为它随时关联着我们的生命 。只要把预防海啸的经验和知识宣传普及到家家户户,人人皆知,就算还没有建立海啸预警机制,没有发布海啸警报,也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减灾作用,进而产生巨大的减灾效果 。
海啸前兆的具体分类如下:
(1)地面强烈震动
地面强烈震动是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地震波与海啸因为传播速度不同,中间会有一个时间差,这非常有利于人们采取措施提前预防 。地震是海啸的“先锋队",感觉到较强震动的时候,不要轻易靠近海边或是江河入海口 。在沿海地区,如果得知附近即将发生地震,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海啸的准备 。海啸有时也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几千千米远的地方 。
(2)浅海区域突然出现一道“水墙"
在海边的时候,如果看到在离海岸不远的海面,海水突然变成了白色,同时在它的前方出现一道"水墙" 。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因为地球的断层出现破裂,并垂直移位数米,将巨浪海水排出海床,把海浪推出数千千米,形成"水墙" 。海啸形成之后,海啸波已由远海传至近海,前浪的波速会逐渐减慢,但后浪的波速仍然很快,当两股浪潮融合在一起时,海水陡然增高,就会出现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巨浪 。海啸的排浪不同于通常的涨潮,海啸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道“水墙" 。这样的排浪是海啸的专有特征,看到这样的预兆需要尽快设法逃生 。

有记载的第一次引发大海啸的大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太平洋沿岸的9.6级地震 。该次地震世所罕见,不仅震级第一,破裂长度第一,而且还造成了海底地壳变形范围达到700平方千米 。在智利500千米长的海岸上,海啸造成的波浪最高达到25米,平均波浪高度也有8~9米 。海啸以最快的速度横越太平洋,在地震之后14小时在日本登陆,并形成6~8米的大浪袭击了日本沿岸,使日本沿海受灾十分严重 。
第二次的发生还让人记忆犹新,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近海的8.9级地震,这次地震是除智利地震以外有记载的最大的地震了 。
地震引起的海啸浪高达10米,横扫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沿岸 。地震所引起的海啸需要半个小时才到斯里兰卡,到泰国和马来西亚西海岸则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而人们只要15分钟就能走到内陆安全地区,却因当地缺乏报警系统和人们对灾难异象的无知而导致惨痛悲剧的发生 。
(3)海水突然出现暴涨和暴退现象
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 。当海底发生地震,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会形成强大的波浪 。而海底的突然下沉,海面上的水流也会相应地流向下沉的方向,出现快速的退潮 。这种现象在距震中数百千米以内的沿海经常能够看到,一般发生在大地震后的10~20分钟 。当海水出现这种异常现象时,一般距海啸的时间最短只有几分钟,最长可达几十分钟 。
由于海啸的能量释放是通过作用于水来传播的,一个波与另一个波之间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海啸来临前的最佳逃生时间 。
海啸来袭之前,海水一般总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又重新上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地震发生时会造成海底地壳大幅度沉降或隆起,使海水大量聚集转移而形成的 。
通常情况下,出现海平面下降的现象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 。波谷是波浪剖面低于静水面的部分,如果它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 。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所以在波谷登陆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但是,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它的形成就另有原因了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出现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会随之抬升和下降,从而形成海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