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年新增学位10万个 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新了

上接01版
“开会、定方案、下工地、挑问题、催整改 , 流程循环反复 , 就是在‘打磨’ 。 ”金牛区教育局发展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说道 , 每个月都会到学校的建设工地 , 每次到了现场就到处抠细节、挑问题 , “手机上需要随时沟通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容项目微信工作群组 , 目前就有40多个 。 为了某个设计细节或施工问题沟通到半夜一两点 , 科室的每个人都遇到过 。 ”
项目靠“磨” , 但也得有统一的标准 。 成都为此建立起了一套符合实际的城乡学校规划和建设的参照系统 , 构建起教育行业地方标准 。 截至目前 , 已先后制定和出台《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标准》《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设计和设施设备配置基本要求》等操作手册 。
■“拜托老师了 , 真的很感谢你们!”
随迁子女入学
南腔北调来了都是成都娃
“入学一年多 , 学校有了很大的变化 。 ”成都市华川中学初二年级李娇的爸爸感叹着学校的变化 。
成都市华川中学旧址位于一个老旧小区 , 不足11亩却要容纳近千名师生 , 没有食堂 , 没有操场 , 跑道不足50米 , 师生教学、生活都严重受限 。
今年9月 , 这所“旧学校”终于换了“新衣裳” , 拥有了标准田径场、恒温游泳池 , 以及能容纳700余人的报告厅 。 成都市华川中学地处十陵中心地区 , 周围有大运村等重点工程项目 , 吸引到了许多进城务工人员来此参与城市建设 。 按照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及就近入学原则 , 他们的子女大部分就读于该校 。
学校初二年级的吕欣悦就是跟着父母从安徽来到成都的随迁子女 。 她母亲如今是一名公交车司机 , 父亲是一名个体户 , 父母工作忙 , 时常顾不上吕欣悦姐弟俩的生活 。 “拜托老师了 , 真的很感谢你们!咱们文化不高 , 不太会与孩子交流 , 每次有问题都靠老师的帮助 。 ”夫妻二人不好意思地说 , 回想起和老师说过最多的话应该就是“拜托老师了” 。
在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的成都 , 无论你是“南腔”还是“北调” , 来了都是成都娃 。 校长龚诚说 ,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优质教育 , 除了升级硬件外 , 学校还非常重视家校共育 , 开办“家长学校” , 推行“全员家访制” , 让“家”与“校”联系更紧密 。
【教育|今年新增学位10万个 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新了】“旧学校”换“新衣裳” , 改变的不只是“外貌” 。 如今 , 学校建好了 , 跑道铺宽了 , “软实力”优质师资从何而来?
“最初来的时候 , 博士没几个 , 现在我们的教师队伍里 , 外地来成都的博士 , 已经可以组几支篮球队了!”中国科学院董雪倩博士不后悔选择这份工作 , 而与其一样选择讲台作为终身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
以石室中学一次招聘为例 , 学校发出人才引进公告拟招聘10位教师 , 而达到门槛条件的简历竟有3123份 , 招录比约为300∶1 。 不仅如此 , 简历中具有硕士学历的有2153人 , 博士学历有185人 , 高学历人才已占大半壁江山 。
万家灯火里 , 家门口的好学校依然接续延伸……到2025年 , 成都将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00所 , 新增学位30万个 , 让每一个成都娃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
本报采访人员 赵子君 摄影 熊一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