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名校异地办学急刹车,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二 )


其三,根据《2020年全国科技投入统计公报》,超过千亿投入的省市共计8个,除了北京和四川外,其余全集中在沿海地带,而陕西仅为632亿、甘肃为109亿,黑龙江为173亿。在强调产学研协同的新发展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名校们可谓“坐困愁城”。
多重因素的作用,发达城市出钱出地,又有源源不断的生源,以及更加完备的成果转换体系,中西部名校们自然“开门相迎”。
2020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办学|名校异地办学急刹车,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文章插图
新经济格局下的教育资源修正,异地办学行不通了!资深教育专家在接受顶思采访时表示,这一轮的异地办学热,是我国经济格局重新调整后,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一次重新调整,可以说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一次自我修正。但目前来看,老牌名校署名带品牌的异地办学模式,是不是投机、走捷径是一个值得深入商榷的话题。
办学|名校异地办学急刹车,或将迎来重大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在市场化道路上前进,目前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同时,借力全球化浪潮,沿海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快速催生了一个接一个的万亿之城。然而,教育作为需要长期累积与沉淀的事业,无法与经济的发展模式等同。
换个角度来看,深圳、苏州等在经济版图中快速崛起的后起之秀,需要补齐高等教育的短板,破除高等教育荒漠的痛点,来支撑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引进中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名校异地办学到底是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需要站在大局上去审视。
站在西安、兰州、黑龙江等城市的角度来看,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哈工大们你争我赶的异地办学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流出,也是人才的流失,往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也是在削弱当地未来的发展潜力。
以哈工大为例。哈工大(深圳)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过本部校区,而随着各名校在沿海地区分校发展的持续深入,这种现象或许将会成为常态,对于考生来说,在学院校、城市、专业几个选项中,城市这一选项的权重近年来在加速上升,这必将造成对本部校区生源的进一步影响。
根据《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模式与区域走向研究》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4月底,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异地办学中,西部流向东部20个、东北流向东部13个、中部流向东部15个。这也意味着,如果异地办学持续进行,这显然将有悖于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现代化的国家宏观战略。
事实上,国家一直以来是不支持名校异地办学的。早在2004年,人民时评就刊文表示:“异地办学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可为之的。如果任其泛滥,有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在政策端,201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中指出,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随后2019年,教育部相关部门再次重审,由于异地校区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经费保障、校园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历来不赞成高校举办异地校区,原则上不予审批。
办学|名校异地办学急刹车,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文章插图
今年7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对国家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做了很多重要的规范;其中包括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