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扎心!超70%的孩子遇事都不告诉父母,暴露了中国家庭最致命的问题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挺扎心的报告 。
报告针对20870个中小学生 , 调查孩子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情况 。
结果显示:只有26.73%的中小学生表示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是父母 , 并且这一比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 , 越不爱跟父母沟通?
是孩子没需求吗?
不是的 。 孩子越长大、面对的事情越多 , 越需要有一个出口 , 能交流、能探讨、能宣泄情感、能得到建议 。
只是父母 , 不是他们心中所认可的那个“沟通对象” 。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
“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 , 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 , 其实问题早就已经出现了 。 ”同样 , 孩子对父母心门紧闭 , 是不良沟通经年累月的结果 。
亲子沟通常见误区
有一档节目叫《少年说》 , 邀请孩子站在校园的天台上 , 像楼下的师生和家人喊出自己的心声 。
不夸张地说 , 里面几乎展示了所有“不良沟通”的范本 。
归根结底分为两类:一类是父母的陪伴缺位 。
?孩子想开口时 , 我们捂住了耳朵 。
高三的贺振宇 , 从小就被外出打工的父母寄放在姨妈家 , 经常被姨妈家的两个哥哥欺负 。 因为寄人篱下 , 只能默默承受 。
但父母后来知道了还是无动于衷 , 让他彻底寒了心 , 从此不愿再多和父母联系 。
另一类更为常见:父母时刻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 为了孩子殚精竭虑 。 但因为种种不当的教育方式 , 堵死了孩子想沟通的路 。
?总是打击、指责孩子 。
初一的小姑娘袁璟颐向妈妈呐喊:别再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了!
她说妈妈总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联盟第一的学霸女同学比较 。 每次成绩出来 , 都拿她最差的说事 , 却从来看不到她的优秀和努力 。
然而 , 面对女儿好不容易说出口的委屈和痛苦 , 妈妈却完美地避开了重点:
“我认为我是比较客观的……你没有领悟到重点……
不打击你就有可能有点飘……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
一句句“我认为”“我觉得” , 让小姑娘最终还是哑口无言 , 掩面下台 。
?一点小事就上价值 , 总想借机教育孩子 。
这位妈妈的聊天方式 , 估计很多人也有共鸣 , 那就是:联想特别丰富 。
有次 , 小姑娘衣服没有叠好 , 妈妈就开始说个不停:
“衣服都叠不好 , 那学习怎么能好?学习不好 , 以后怎么考好大学?考不上大学 , 以后能干什么?”
所以 , 每次和妈妈聊天 , 都以女孩不想说话告终 。
这位妈妈一定能言善道 , 但她却一点也不会和孩子聊天 。
?家长永远是对的 。
另一个小姑娘叫唐瑞琪 。 她的问题是:因为妈妈有个未竟的音乐梦 , 所以从小培养她学小提琴 , 未来走艺术道路 。
但唐瑞琪自己却坚持以学业为主 。
小姑娘想必已经在心中打了无数次草稿 , 说得有理有据:
女儿的本意 , 是妈妈对自己的控制太多 。
但听到女儿这句“妈妈 , 难道你比我还要了解我自己吗?”台下的妈妈点了点头 , 搬出了“莫扎特效应” 。
推荐阅读
- 中考|寒假将至,初三学生如何安排寒假生活,能逆风翻盘、弯道超车?
- 中学|中学校长敛财581万,涉及校服、食堂、超市等,结局大快人心
- 考试|拉开孩子学习方面的距离,主要是因为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呢?
- 高校|新高考模式下,理科分数要想超过600分,决定权不在数学而是这科
- 中考|寒假不补课,初中生要想弯道超车,这几点很重要
- 硕士研究生|法学类专业高校排名公布!法大反超人大位居第一,南大逆袭至第八
- 向前|让张韶涵演唱超过5000次的歌,也曾成为高考题丨夜问
- 事业单位|“宁要应届生也不想要二战生”,研究生导师的一番话,扎心又现实
- 边缘系统|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十年的良好亲子关系为何突然毁于一旦?
- |此省开启“专转本”元年:50所高校公布录取计划,11所录取人数超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