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人人可译”时代到来,翻译如何兼顾本意与诗意
“人人可译”时代到来,翻译如何兼顾本意与诗意
【热点观察】
我们正处在一个翻译的时代。人人可译,借助拍照翻译、屏幕划词翻译、搜索引擎翻译等工具,不会外语的人可以轻松应对需要外语的场景;处处皆译,我们用的手机、电脑、护肤品等大都配有已翻译成多种语言的说明书,浏览的国际新闻大多也是编译过来的。翻译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人人可译、处处皆译的翻译质量如何?大量夹杂着英文词汇、复杂句法的欧化汉语,又会给我们的语言和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人们对“翻译腔”已经熟视无睹
人人可译、处处皆译带来了即时翻译、快餐翻译。时效即生命。为了追求效率,我们往往不求甚解,只求大意。在外国餐馆用拍照翻译点餐,或是用屏幕取词翻译了解外语文献的意思,翻译工具的确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但如果翻译面向公众,譬如图书翻译、公示语翻译、新闻翻译、说明书翻译等,那就必须力戒这种大致翻译或机械翻译。这种大致翻译或机械翻译往往不够准确,措辞过于欧化,甚至夹杂着不少望文生义的错误。
【图书|“人人可译”时代到来,翻译如何兼顾本意与诗意】不少译者一见到“when”就翻译成“当”,习惯用“的”连接多个前置的修饰语;见到英语的被动语态就翻译成“被”字结构,于是出现了“当当不断”“的的不断”“被被不断”的问题。这种欧化的译法,余光中谓之“恶性西化中文”,其恶在于“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倘若一部译作读来只见一片片拗口的长句,杂有“当当不断”“的的不断”“被被不断”,汉语的简约之美便无从谈起,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觉得译文本来就这样。可见,人们对带有“翻译腔”的译文,抱有集体无意识的容忍。这种容忍,意味着大家对“翻译腔”已经熟视无睹。
中文欧化缘起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经历了推崇、反思、调和三个阶段,始终和翻译密切相关。傅斯年早在1919年就倡导“欧化的国语”。而胡适一方面主张文化全盘西化,另一方面却对现代汉语的欧化始终有所保留。鲁迅则认为“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因此主张一种杂合的“欧化语体”。郑振铎、沈雁冰等亦主张语体或文法欧化。
“五四”新文学运动二十年后,人们开始反思欧化的利弊。语言学家郭绍虞承认中文欧化对新文学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指出过度欧化“终不免为行文之累”。在翻译实践方面,归化翻译重新开始盛行。比如,翻译家张谷若用“地道的中文”翻译《德伯家的苔丝》,将英文原作中的威塞克斯方言翻译成了土味十足的山东方言。翻译家傅东华翻译《飘》,把人名地名都中国化了。
过度欧化的直译是对原文的假忠实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的到来,翻译中的欧化之风再次兴起,且一直持续至今。这引发了不少学者的担忧,认为“翻译腔”带来的欧化句式会严重影响汉语的纯洁性。
翻译中的中文欧化问题与英语作为全球通行语言密切相关。世界上讲汉语的人最多,可与英语相比,汉语是较少被翻译成外文的语言。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19年我国共引进图书版权15684项,其中英美两国图书引进7643项;同年输出图书版权13680项,其中汉语图书输出到英美1107项。2019年我国英美图书引进数量是汉语图书输出到英美的7倍左右。总体来看,我国图书输出和输入的逆差在缩小,但汉语图书的译出与英文图书的译入逆差极大。
外语的输入,带来的不仅有新观念、新技术,更有外国的文化。随着英语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不少学者担忧,大量欧化的词汇句法会冲击本土语言生态,可能造成本土语言慢慢丧失自身特性,失去被翻译的可能,从而弱化本土语言在全球语言生态中的地位。人们也担忧,大量欧化的语言会污染纯净的本土语言,造成语言的殖民。这些担忧有一定道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发布了《世界濒危语言地图》,全球大约有6500种语言,其中将近一半处于濒危状态。另据一些语言学家估计,大约每隔一周,世界上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