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幼教杂说”之五十六:《是怪孩子还是怪家长?》( 二 )


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绘画、书法、钢琴等 , 家长要操心 , 要交学费;同样 , 孩子学习做事、干活儿 , 同样也需要操心 , 交“学费” , 家长不能在这方面舍不得付出 。
家长不要操之过急 , 求全责备 。 总是挑毛病 , 吹毛求疵 , 孩子还会有兴趣干吗?因此 , 孩子能干活儿了反倒不干 , 这不能怪孩子 , 应该怪家长 , 是家长剥夺了孩子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
 孩子小时侯“想干” , 是一种欲望 , 一种兴趣 。 不管他干得好还是干不好 , 只要没有危险 , 干就比不干好 , 哪怕让孩子当成一种游戏玩 , 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体验的机会 , 也是有益处的 。 家长应当对孩子这种积极性 , 通过肯定、鼓励、表扬给以强化;孩子从中会获得满足 , 得到激励 , 就会越来越爱干 。 孩子“不大会干” , 干的时候有困难 , 正好需要给他实践的机会和具体的帮助指导;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和亲身实践中 , 学会了做事情 , 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 增强了自信心 , 越干越熟练 , 形成了习惯 , 会欲罢不能 。
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培养的
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 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 , 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 。 实践出真知 , 独立的意识和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 。 家长不让他们去做 , 不让他们去亲身实践 , 即或是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 , 已经具备了形成独立意识和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的条件和可能性 , 那么 , 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变成现实 。
我们成年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不论是多么简单的事 , 如果不去亲自做 , 就总也学不会 , 掌握不了;不论多么简单的问题 , 不经过自己实际处理 , 就总也不会处理 。 有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家长剥夺了孩子实践、锻练的机会 , 使他们有腿不能走 , 有手不能动 , 有脑不能想 , 有事不能做 , 有问题不能自己处理 。 这样 , 他们就永远什么也学不会 。 像这样的孩子 , 在家长还能生活、生存 , 将来一旦进入社会 , 离开了父母、家长 , 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如暂出樊笼的小禽 , 他决不会飞鸣 , 也决不会跳跃” , 难以自立 , 更难以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 应当在日常生活之中 , 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 , 随时随地地进行 。 平时不培养 , 不训练 , 要孩子一做就做好 , 一干就干成 , 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 家长要有耐心 , 循循善诱 , 具体指导 。
【幼教|“幼教杂说”之五十六:《是怪孩子还是怪家长?》】通过鼓励 , 可以使孩子逐步形成自理意识;通过孩子亲身实践和家长的具体帮助指导 , 可以逐步形成自理能力 。 这样 , 孩子既“愿意”干了 , 也“会”干了 , 慢慢就形成习惯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