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树百度百科 栎树

推荐词
栎类是我国天然林中之一大类树木 。栎树树干直,根系深,萌芽力强,寿命长,兼具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在生态系统中常占据林冠上层,是生态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栎树树体雄伟,冠大荫浓,叶色多姿,具有较佳的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也是优美的园林观赏树种;栎树的树皮树叶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果实俗称橡子,橡子既是食品加工的淀粉来源,又可作纺织工业浆纱的原料等 。由此可见,栎树全身是宝 。
树木档案
栎树,又名橡树,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的统称,该属有白栎、麻栎、栓皮栎、槲栎、枹栎和槲树等种 。栎树在全世界有300余种,广泛分布于亚、欧、北美及非洲大陆 。我国有60余种,南北各地多有分布,包括常绿和落叶类乔木及稀少灌木 。常绿栎林多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及热带、亚热带山地,以云贵高原为分布中心;落叶栎树则是我国温带、暖温带地区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优势树种,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森林建群种,以华北地区为分布中心 。

栎树百度百科  栎树

文章插图
栎类是我国天然林中之一大类树木 。栎树的树皮树叶含有单宁,可提制栲胶;果实俗称橡子,是食品加工的淀粉来源 。Stevanovicigor摄
深厚的文化底蕴
栎树果实的下方,生有一个碗状的壳,其状与鼓形相似;古时“乐”字原指声音之统称,篆书“乐”字形如木架之上端放着鼓,栎树由此得名 。因其剥去果实之后余下的空壳,像是盛粮食所用的斗,所以称此壳为“斗”,古称“象斗”,后来讹传为“橡斗” 。于是,栎树的果实自汉朝之后,常被称为“橡实”或“橡子”;明清时栎树被笼统地称为“橡树” 。
栎树历史悠久,早在先秦以前,人们把栎树视为圣树、社树 。举行祭祀活动时,人们会在栎树下载歌载舞,因此栎树就成为音乐的象征,所以在一些古代文献当中,栎树的“栎”与音乐的“乐”都是同一个字——“櫟” 。
在西方文化里,栎树被许多国家视为神秘之树,传说它的掌管者是古希腊众神 。在宙斯神殿的森林里,矗立着一棵具有神力的参天栎树,栎树叶的沙沙声就是主神宙斯对希腊人的晓喻 。而宙斯的祭司在施行求雨的巫术时,也会手持栎树枝往圣泉中沾水 。
许多国家皆将栎树视为圣树,认为它具有魔力,是健康和荣耀的象征,他们认为佩戴栎果有助于延年益寿;挂在窗户上则可保护房屋 。此外,栎树还对新婚夫妻有着祝福的美意 。在英法文化中,早期的巫师被称为德鲁伊特,这个名字来自凯尔特语,意思是“知道栎树” 。在德鲁伊特教祭祀仪式中,栎树被作为轴心摆放,象征着男子的睿智 。
在亚洲,栎树经常被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中,深受读者的喜爱,如中屋美和的“壳斗村”温情职业体验三部曲、驹谷贯的《橡子,橡子!》等 。
栎树百度百科  栎树

文章插图
绿荫如盖的栎树 吴立文摄
悠久的饮食文化
【栎树百度百科栎树】栎树的果实被称作栎子、橡子,富含淀粉、油脂、单宁以及维生素等 。可直接食用的栎子可以生吃,如栗属的栎子,又叫栗子,生吃香甜可口;不可直接食用的栎子虽然生食口感苦涩难以消化,但经深加工后也可做成美味的食品,如:豆腐、粉丝、栎子面等 。
福建省建瓯、屏南等地的农民将栎子采收后,经过挑选、晒干、研磨、过滤等工序后制成黄褐色的栎子淀粉 。屏南县的特色美食“鸳鸯面”就是由栎子淀粉 *** 而成 。
人们食用栎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农耕文明诞生前 。当时的人们不懂得种植庄稼和饲养家畜,主要靠采食天然生成的植物果实或者根茎为生 。《庄子·盗跖》说上古之民“昼拾橡栗,暮栖木上”,这里的橡栗就是栎子 。采食栎子非但能够充饥,亦有益于脾胃 。然而,由于大部分栎子味道微苦,人们只在饥荒时期才食用栎子充饥 。安史之乱时杜甫逃难至甘肃,一家老小在山中捡拾橡子为生,杜甫也写下了苦闷的诗句:“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
此外,栎仁富含油脂,栎油似橄榄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 。
栎树百度百科  栎树

文章插图
栎子豆腐 吴立文摄
多元的经济用途
栎子中高含量的淀粉除了食用,还可供制造乙醇 。利用乙醇加工制成的燃料清洁环保,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生物能源 。此外,栎子还可用来合成葡萄糖、用作纺织工业上的上浆剂、石油工业上的缓凝剂和堵漏剂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