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飘零久独木舟免费阅读 我亦飘零久


我亦飘零久独木舟免费阅读  我亦飘零久

文章插图
《金缕曲二首》
清·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 。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
母老家贫子幼 。
记不起,从前杯酒 。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
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
只绝塞,苦寒难受 。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
置此札,君怀袖 。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
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 。
曾不减,夜郎僝僽 。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千万恨,为君剖 。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
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
但愿得,河清人寿 。
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
言不尽,观顿首 。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这句写悲情的词句曾引得无数人如作者一般落泪 。
可读这首词的人,很少会去追究句子里“亦”的意思 。
更少有人去深究,为何顾贞观一个生长在江南的水乡文人,如何写得出“冰与雪,周旋久” 。
其实题目已经写的很清楚,寄吴汉槎宁古塔,可就像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人们忙着赞叹诗仙下笔飘逸清丽还来不及,有几个人知道汪伦是谁?
其实在顾贞观写下这首《金缕曲》的时候,吴汉槎已经在宁古塔与冰雪周旋了十七年之久 。
其实吴汉槎在宁古塔的生活并不像顾贞观想象的那么艰难,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仍然在那样的条件下,完成了绝地逆袭 。
01
吴兆骞,字汉槎,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人 。
他出生在崇祯四年的江苏吴江,那时的大明朝有如一艘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的画舫,只差最后一个大浪彻底把它掀翻 。
江南就好比这艘画舫上最接近船头的部分,清兵南下的劲头到这里也就算完了 。
吴兆骞作为船头人士,虽外头风吹雨打,但总归是有饭吃,有书读 。

我亦飘零久独木舟免费阅读  我亦飘零久

文章插图
吴兆骞画像
他算是书读得比较好的,《今世说》记载他:“每鼻端有墨,则是日读书必数寸矣 。”
就是说,这孩子每天读的书太多,以至于鼻子上都沾染了书上的墨 。
不怕学霸比你努力,就怕学霸努力还聪明 。
九岁,别人家孩子还在啃糖葫芦的年纪,他即能作《胆赋》,十岁便能写汉代散体《京都赋》 。
想来也是街坊邻里被各家家长口口传颂的“老吴家小孩” 。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吴兆骞少年时便有一种眼高于顶的倨傲 。
他的老师发出过“此子异时必有盛名,然当不免于祸 。”的评价 。
后来,果然事实证明了老师的预言 。
而气盛的少年是听不进去这种话的,吴兆骞的锐气在加入慎交社的那一年达到了顶峰 。
顺治六年的苏锡地带,由文人宋德宜和吴家兄弟牵头,以陈维崧、华亭彭、顾贞观、吴伟业等人为成员成立了一个联诗作句的文人社团,名噪一时 。
作为社团创始人之一的吴兆骞傲气的不得了,时人以五个字评价那时的他“自此益狂放” 。
这个“益”字用的妙 。
他的所作所为也无时无刻不印证这句对他的评价 。
他曾拍着与自己交好的汪琬的肩膀,笑着对汪琬说:“江东无我,卿当独秀” 。
拐弯抹角把自己抬到了江东文学之一的位置,少年意气可见一斑 。
意气归意气,一个名气甚大却背景不深的文人却有着这样桀骜的为人处事,很难不得罪人 。
何况吴兆骞当时又无个一官半职傍身,连个叫人服气的资本都无有,嘴上又不饶人,这样有意无意之中得罪了多少人,恐怕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
02
走过的路多了难免摔跤,得罪的人多了难免遭殃 。
二十六岁的吴兆骞参加乡试,顺利中举 。
可惜那是顺治十四年,京师河北江南等地陆续发生科场舞弊事件,直接惊动了国家更高领导人顺治帝,史称“丁酉科考案” 。
其实这事和吴兆骞没啥关系,奈何他得罪的人里头有个刺头,诬陷他的乡试考场与舞弊案有关,顺治帝下旨命他入京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复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