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虚假联名高校化妆品满天飞 代工厂家自曝已被罚近十万( 三 )


某宝中搜索“中山大学”一词,可以快速找到两款主打祛眼袋的功能性眼霜,品牌名分别为“JOYSLORE”和“雪肌莱” 。课题组联系到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媒体联络负责人,询问中山大学有无参与研制上述这两款功能性眼霜 。对方表示:“之前央视也报道过,我们相关部门会走法律程序,不接受采访 。”询问两款产品是否与学校有关,并未得到校方回复 。
课题组查询央视报道发现,央视稿件调查的是以“中山大学研制”作为名头的6款护肤品(不包括此次南都调查的2款眼霜),同样并未得到中山大学官方回应,报道显示“为了确认这些商品是否由中山大学研发、授权,采访人员多方联系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但未获回应” 。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JOYSLORE眼霜有三款,其中针对衰老型的眼袋分为早霜和晚霜,产品详情页中显示早霜含有抗氧化专利,晚霜含有修护专利 。而课题组在国家专利网站分别对这两项发明专利进行查询,结果与产品所声称的相去甚远 。所谓的早霜专利其实是“红球藻抗逆因子HPEs的提取装置”,而晚霜专利是上海春露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方法”,两种专利与眼霜的抗氧化修护功能并无直接关系 。
梳理
三大造假手法一一拆解
综合之下可以发现,虚假联名高校化妆品的背后其实有迹可循,主要造假行为分为以下这三类,对于造假方来说需要承担的风险也不同 。
手法一:相关店铺直接照搬高校名作为店名
这类售假店铺在店铺名称上往往直接照搬高校名,如搜索中山大学时,会出现“中山大学独家研制、中山大学专注祛斑、中山大学祛斑专利店”等店铺;搜索南方医科大学会出现“南方医科大学白发转黑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研究黑发正品、南方医科大学眼部护理专利店”等店铺……在这些店铺内,都售有以该所大学名义研制的化妆品,店铺主页在视觉设计上会重点突出“××大学参与研发”这一关键信息,对消费者来说极具迷惑性 。
风险:
此前央视也报道过中山大学被冒用作店名一文,对于此类现象,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国华曾表示:“中山大学这个名称是属于中山大学专享的权利,除了中山大学之外,其他任何主体,无论是跟中山大学直接有股权关系也好,还是有其他隶属关系也好,在没有经过中山大学同意的情况下,不可以使用中山大学的名称;即便企业的股权和中山大学有一定的关联关系,但它属于独立的主体,不能使用中山大学的名称来进行商业宣传 。如果进行了商业宣传,则构成不正当竞争,侵犯了中山大学企业名称权 。”
手法二:化妆品外包装未经授权“联名”高校
除了店铺名“蹭热度”,这类产品最喜欢用的还是未经高校授权,直接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联名”某高校 。部分标注的是某知名大学研发,或某名校提供技术支持,或某大学与某品牌联合研发,更有甚者直接“碰瓷”诺贝尔奖团队,并且这类标注在视觉效果上都做得非常显眼 。
风险: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律师毛鹏表示Z:“化妆品生产商未经许可,擅自在外包装上以高校名义宣传,应该是构成虚假宣传,可以申请工商局对该产品进行检查并处罚 。”
手法三:化妆品外包装及营销过程中冒用专利号
还有一些商家在为产品造势的时候,并不满足于“名校背书”,打上了专利技术的主意 。
此前,消费者向课题组报料的“南方医科大学生发液”就有这种情况,在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外包装上标有一款专利号,经查该专利与南方医科大学并无关系,为华中科技大学所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