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瞭望 | 打破育才传统!这个“混编”的大学生战队有点潮( 二 )
学科交叉、跨界培养
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 让学科分类边界日渐模糊 , 研发人员单一的知识背景已很难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
罗远新说 , 目前我国实行学科制度 , 将所有知识领域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 , 在“学校—学院(学科)—专业方向”体系下 , 学院和专业开放程度低 , 影响了学科之间交流与知识融合 。 如何在现有院系结构基础上 , 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界限 , 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亟需突破的问题 。
“科创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交叉、跨界培养 。 ”罗远新说 。 重庆大学从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人文学部等选拔30名优秀教师组建科创班教学团队 , 按照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跨学科课程教学 , 每门课程由2~3位老师上课 , 强调知识跨界、问题生成、批判建构、创新驱动 。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吴小志表示 ,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 在科创班 , 大学物理和数学合并教学 , 并与《齐民要术》等古典科学著作相结合 , 重点培养工科学生的开放思维、人文情怀 , 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怎么用 。
为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搞项目、做实验 , 罗远新介绍 , 这个班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压缩课时但大幅提高课程难度 , 部分课程取消考试 , 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验、设计来检验学习效果 。 重庆大学数学学院教师秦越石说 , 除了与物理课程合并外 , 该班的数学课不再先教原理后大量做题 , 而是侧重数学原理教学 , 让学生把高数知识用于工程设计和解决问题 。
科创班学生李泽芃说 , 实验课中通过自己建模制作一艘小船 , 让枯燥的高数应用到了实际 , “虽然去年一年学了16门课程 , 任务很重 , 但是学习有乐趣、更高效 。 ”
探路培养未来创新领军人才
科创班还实行学业、创业同步 。
两江新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负责人张艺蒙介绍 , 科创班的学生假期会在明月湖科创基地参加科创训练营 , 好的项目会获得产业基地创新基金资助;基地会在学生大三、大四期间提供创业导师、技术以及数百家企业资源的全链条支撑 , 通过这种“科创+产业”的创新生态 , 催生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 。
同时 , 明月湖科创基地训练营以“年轻人+新产品+核心技术”模式 , 通过在全国高校招募科创项目 , 让学生在结营日交付有创意灵感、解决用户痛点的智能产品样机 , 来培育孵化创业种子项目 。
科创班学生龚琳茜说 , 科创班有丰富的实践课 , 老师会安排推荐学生去企业、实验室、科创基地实践 , “做项目的时候 , 我们从零开始构想、调研、优化、合作 , 一步步把想法变成现实产品 , 很好培养了我的科创思维” 。
受访师生表示 , 在重庆大学和两江新区的支持下 , “明月湖-重庆大学新工科教育科创平台”打破了传统的高校育才模式 , 取得一定效果 。 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仍然受到观念、教育体制机制的困扰:一是新工科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学习模式 , 更要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目标和内动力 , 但是学生和家长对大学学习目标功利化的想法较为普遍 , 主要以升学、考研为导向;同时 , 经过长期的应试教育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欠缺 。 二是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合作 , 花费大量时间一起备课、授课以及持续改进 , 如何激励教师团队 , 避免在“唯论文”中内卷化、强调教书育人价值认同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
【传统|瞭望 | 打破育才传统!这个“混编”的大学生战队有点潮】
推荐阅读
- 课堂|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青岛这个社区开办的跨国“云课堂”火了
- 文化|教育部支持106所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传统|感受传统文化 喜迎新春佳节
- 柳青|由6选3到3+1+2,是传统教育对新高考的束手无策
- 教师|“穷人定律”不易打破,收入低的家长,普遍想让学生从事这些工作
- 传统|不出宿舍楼 便可闻“书香”
- 魅力|高校教师弘扬传统文化十余年 留学生:中文不利索也能唱戏曲
- 传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赣南师范大学在行动
- 三门|2024年浙江高考选科分析:传统理综三门选科组合可报专业数最多
- 教育|半月谈丨打破一线教师“铁饭碗”,这个地方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