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英国|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文章图片
英国|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文章图片
英国|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文章图片
英国|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文章图片
英国|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文章图片
英国|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文章图片
英国|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文章图片

强者不仅具有话语权 , 还会让别人当作行为的准则和标杆 。
“中国式教育能让人感受到能量和动力 , 我认为这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 。 ”一对英国夫妇在纪录片《英国的华人虎妈》这样赞誉中国式教育 。
曾几何时 , 提到“中国式教育” , 人们想到的还是“枯燥的应试教育”“抹杀孩子创造力” , 如今风向却慢慢发生了变化 。
2011年 , 《虎妈战歌》的作者蔡美儿就曾在书中骄傲地表明:在中西教育观念大碰撞之中 , “中国式的教育理念大获全胜” 。
争论的声音必然会出现 , 这无可厚非 , 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的是 , “中国式教育”的成功案例呈碾压式展现在他们面前——不仅在中国 , 还在华人华侨在海外组成的众多家庭之中 。
在英国践行的“中国式教育”
关于孩子的梦想 , 母亲希望他可以成为一名医生 , 收入高又体面 , 父亲则将选择的空间留给孩子 , 即便是做一名“清洁工” , 他也可以欣然接受 。
纪录片《英国的华人虎妈》中6岁男孩马修的父母 , 以及3岁女孩朱丽叶的父母都曾有过类似的争论 。
夫妻教育观念相悖并不少见 , “虎妈猫爸”的组合出现在中国的很多家庭当中 , 特殊的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以“快乐教育”著称的西方国家 , 三个家庭当中妻子为“侨一代” 。
认同西方生活理念 , 是中国人选择侨居的原因之一 , 却没想到她们在育儿理念上却并没有“入乡随俗” 。
“钢琴妈妈”薇薇安有一儿一女 , 儿子南森10岁 , 女儿娜塔莉6岁 , 为了他们可以同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 , 母亲为他们制作的时间表刚好相反 。
马修的妈妈同样为他制作了时间表 , 包括钢琴、中文写作、阅读、英文拼写等被安排得很慢 。
周末的时间被划分成了三大块:一、做礼拜 , 二、数学、公文式考试、中文学校课程 , 三、园艺、踢足球等生活娱乐活动 。
台湾妈妈的女儿朱丽叶如今还不到3岁 , 便已被严格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 也是妈妈中希望孩子“成为牙医”中的一位 。
在她们口中 , 我们听不到很多“西化”口吻 , 西方人讲究的“给孩子”空间也未曾体现半分 , 弹幕中不少中国家长都会觉得她们“控制欲太强” , 很显然 , 她们所采取的是纯中式教育 。
“中国式教育”征服全球
不出所料 , 几个孩子都会时不时地发出抱怨 , 南森会在坐车时抱怨疲惫 , “睡觉是最舒服的时刻”;马修会说“想要第一名的不是自己 , 而是妈妈 , 他想要第二名”……
当略感压抑的教育氛围进行到片尾 , 结果却是几个孩子异常的出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