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我与《现代教育报》| 李红莲:亲人相伴三十年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1991年 , 《现代教育报》的前身
【规律|我与《现代教育报》| 李红莲:亲人相伴三十年】《北京教育报》正式诞生
2021年 ,《现代教育报》迎来而立之年
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
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与荣光
自2021年8月本报发布“我与《现代教育报》”征文启事以来 , 我们收到了广大读者朋友们大量来稿 。 我们将陆续选登部分来稿 , 与大家共忆30年相伴岁月 , 分享彼此相守的喜悦与荣光 。
文章图片
李红莲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四小学校长、特级校长
随着《北京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的前身)的创刊 , 我成为首批骨干通讯员 , 开启了与该报携手成长的日子 。
当时 , 为了办好报纸 , 报社成立了专门由各校青年教师组成的通讯员培训班 。 每周培训一天 , 虽然这一天需要起个大早 , 坐很长时间车赶到报社 , 但每一次都给我无比的欣喜 。 因为 , 在培训班上 , 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新闻 , 第一次接触到大专家 , 这对于像我这样生活在偏远农村、任教在郊区的人来说真是“见大世面”了 。 每一次培训真像大作家们形容的像干燥的海绵放到了水盆之中 , 能听到“滋滋”的吸水声 。
不久 , 我的第一个“豆腐块”发表了 。 记得我报道的是退休教师孔老师在社区发挥余热的故事 。 看着自己身边的人、看着自己亲手书写出的字句变成的铅字 , “自信”在心中悄然树起 。 我想 , 这份自信正是自己后来笃信的“教育规律面前人人平等 , 不在于工作地点 , 也不在于专家亦或普通教师” , 带着这样的自信我坚定地走上寻找最美农村教育之路 。 此时 , 我才忽然明白 , 这才是报刊育人的方式!
培训班上我认识了周江荣老师——一位睿智与谦和的编辑 。 退休后的周老师受聘于房山区教委 , 帮着《北京教育报》办刊 。 因为曾经的编辑与通讯员的关系 , 也因为周老师的平易与思想的深邃 , 我经常与周老师讨论学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的思考 。 每一次交谈都带给我很多的启发 , 使我思路更加开阔、如沐春风 。
记得我刚刚接手筹建良乡四小 , 作为房山区第一所名校办分校模式的小学 , 正处于无从下手的时候 , 周老师给我讲了许多实验一小的故事 , 讲了如何看待与借鉴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 如今想来 , 良乡四小有今天的成绩 , 当年周老师的点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同样 , 我的管理深受周老师的赏识 , 尤其是学校的民主管理 。 记得当时 , 周老师请来了房山教育的各方代表 , 以《北京教育报》的名义 , 召开了李红莲民主管理思想研讨会 , 开创了房山的先河 。 对于当时只有五六年校长经验的我来说 , 如此的肯定不仅夯实了我今后学校管理的基本方向 , 更是给了我追寻教育规律、教育管理规律的信心与勇气!
此时坐在电脑前的我 , 才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位编辑凭着自己敏锐的专业嗅觉 , 在二十年前在房山教育中捕捉到的“现代教育”味道 , 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呵护与培育!后来 , 我接触到了很多现代教育报的采访人员、编辑 , 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跟周老师一样的服务教育的精神 。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报纸、报社、编辑老师的帮助已经深深地融入我的生命历程 , 给我滋养、催我奋进 。 三十年来 , 我始终记得我是《现代教育报》的通讯员 , 深感亲近与自豪!
文字: 李红莲
编辑:娄雪
推荐阅读
- 教育|《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于红岩
- 技能|《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王安屹
- 天性|“家教杂说”之二十八:《郭橐驼由种树谈育人》
- |为什么现在63.97%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不会选择进入工厂上班
- 相关|《新高考背景下的招生录取与培养》论坛实录-刘日升
- 招生|《新高考背景下的招生录取与培养》论坛实录-徐丽莉
- 张瑞|《新高考背景下的招生录取与培养》论坛实录-张瑞
- 招生|《新高考背景下的招生录取与培养》论坛实录-白菲
- 教育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
- 教育|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牛文明教授入选《中国教育报》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