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双减方案”落地,学校怎么做?( 二 )


蔡敏介绍,这学期开始,6个校区通过“1+1+X”的特色课后服务,通过延时托管服务、个性化课程的扩充、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时间的拉长,真正缓解了家长接送的难题以及孩子们素质教育的提升。
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校长丁元春:
“双减”不仅仅是让作业瘦身,更需要多点发力
“安徽版‘双减’方案出台后,我和学校老师们也第一时间关注了。其中多项举措都是切切实实地在给学生‘减负’,包括在作业总量的控制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校长丁元春告诉采访人员,实际上,暑期开始“双减”就是一个持续的教育热词,引起学校、家长、学生甚至社会的关注。
比如,从7月24日的双减文件颁布,8月22日学校暑期校本培训启动,该校便第一时间聚焦作业设计开展系统培训,开学以后更是把作业设计和研究作为年度研修的主题,学校课程研究院牵头成立了10个作业设计项目组,系统开展学科作业的“命题、解题、评题”活动,目的就是引导老师们研究学科知识体系,精心设计作业,从根本上解决机械训练、重复作业等难题。“在作业管理方面,我们一方面是减少作业数量,消灭低效、无效作业,把学生从简单重复的刷题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是提升作业的质量,让作业真正发挥其巩固、拓展和提升的功能,实现学习的举一反三。”
面对双减,学校是主动变革还是被动应对?
“我想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双减是一个挑战,但更是无限的机遇。”在丁元春看来,要想让“双减”真正向深走,还需要更多发力点才行,比如课程的建设、学校管理的改进,以及家庭教育的指导等。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还有更多可以作为的空间。
(合肥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 刘梅梅 通讯员 韩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