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本科生获56项专利、9项国奖,为何被质疑是“学术包工头”?


本科生|本科生获56项专利、9项国奖,为何被质疑是“学术包工头”?
文章图片
本科生|本科生获56项专利、9项国奖,为何被质疑是“学术包工头”?
文章图片
本科生|本科生获56项专利、9项国奖,为何被质疑是“学术包工头”?
文章图片
本科生|本科生获56项专利、9项国奖,为何被质疑是“学术包工头”?
文章图片

56项国家专利 , 7篇论文 , 9项国奖 , 获省级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 , 保研中科大 , 双非大学“科研天才”刷屏 , 却被质疑是“学术包工头”?
PPT上的荣誉光彩照人 , 舞台上的赵同学红光满面 , 台下响起一阵阵如雷掌声 , 掌声过后却是如潮的质疑之声 。
本科期间发7篇论文 , 出56项专利 , 可能吗?左手拉项目 , 右手牵同学 , 自己挂上靠前的排名 , 真的吗?项目进行过程中没怎么出力 , 只提出想法 , 就顺理成章成为“项目负责人” , 合适吗?如此“荣耀”的个人经历 , 参与国奖评选 , 是否经过审核?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化控制学院官方公众号连续两天对赵同学大张旗鼓地宣传 , 是高级黑吗?
一、可能吗?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 , 大学本科只有四年时间 , 大一基本是“萌新”状态 , 大三、大四要分神操心就业、深造的事儿 , 能拿来搞科研的时间 , 满打满算不超过三年时间 。 这种情况下能搞出7篇论文(即使只有一篇SCI) , 56项专利 , 那大约只有“蜻蜓点水、沾边挂名”和“学霸大神、天赋异禀”两种解释 。 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靠谱呢?
二、真的吗?
有同学匿名反映他独特的“科研方式” , 从学长那里拿来做过的项目资料 , 从老师的项目当中“摘取精华” , 从社会上搞点项目 , 或者修改、或者延续 , 做成些略有“新意”的成果 , 再拿去参赛 。
目前学校已经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 , 收集意见进行查实 , 吃瓜群众们就静候结果吧 。 不过 , 依我愚见 , 这事恐怕掀不起什么大浪 。
三、合适吗?
说到这儿 , 咱们就不得不提到“项目负责人”和“学术包工头”这两个词 。 在当下的科研环境中 , 什么是“项目负责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 , “项目负责人”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吗?是不是有资源、能拉来项目的人 , 就可以身披“项目负责人”的光环呢?
什么是“学术包工头”?左手拿项目 , 右手拽资金 , 再把项目“转包”给“科研民工”的人 。 咦?怎么听起来跟“项目负责人”这么像呢?这么说吧 , 在某种环境下、某些圈子里 , 这两个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一体两面” 。
理论上讲 , 赵同学即便真的如很多人所言 , 并没有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 , 但却凭借自己的“特殊才能”拉来资源挂名众多项目 , 充其量也只能定性为“不够厚道” , 没法定性为“学术不端” , 除非能证明他有“复制粘贴”的行为 。 有一个中性词特别适合用在他身上 , 叫作“深谙此道” 。
如果他的所作所为被贴上了“学术不端” , 那成人世界里得有多少人不寒而栗、瑟瑟发抖 , 连夜用记忆“扫描”自己的过去啊 。
【本科生|本科生获56项专利、9项国奖,为何被质疑是“学术包工头”?】四、审过吗?
负责任地说 , 赵同学取得的这些金光闪闪的成绩 , 对一所双非大学的本科生来说 , 的确非常耀眼 。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 , 我只能说它“似乎不太真实” 。 但学校在其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