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复读十二年(11)


唐尚珺有一次坐火车时 , 对面的阿姨盯着他看 , 问他 , “你是考上北京的大学又不去的那个吗?”
“像吗?”他尴尬地笑笑 , 不知道怎么回答 。
害怕被认出 , 去柳铁一中时 , 他特意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唐元” , “元”字 , 带着一丝考“第一”、夺“状元”的寓意 。不过 , 班主任还是认出来了 , 喊他“唐老师” , 有时开玩笑说 , “唐老师你痛苦那么多年……” , 他赶紧打断 。班上同学不明所以 , 也跟着这样喊 。
哥哥看到网上评论后 , 打电话试探他 , 还教侄子问他人在哪、在做什么 。后来 , 亲戚都知道他在复读 。
今年高考前夕 , 唐尚珺又上了热搜 。有同学跑来问他成绩 , 他说了之后 , 同学还不信 , “网上说你考了621分 , 是你骗我还是人家骗我?”
7月回老家时 , 一位小学同学的母亲来家里 , 找他帮忙折艘纸船 , 想拿去问仙姑 。
唐尚珺这才知道 , 同学大专毕业后 , 没挣到什么钱 , 也没成家 。去年欠了七八万块网贷 , 被人追债 , 家里凑钱偿还后 , 没两天 , 又接到催债电话 。之后不久 , 同学失联了 。他母亲想找仙姑询问儿子去向 。
唐尚珺想到了自己的小学同学 , 大多只读到初中 , 最好的也只上了三本 , 没有一个人靠读书走出来 。纪录片《高十》中 , 他的一个女同学专科毕业后进厂打工 , 四五年后回家相亲结婚 , 在镇上卖香火 , 寄希望于小孩圆大学梦 。
村里没读出来的 , 也大多进厂打工 , “好多光棍、懒汉” , “整天搓麻将赌钱” 。跟他们比起来 , 唐尚珺觉得自己虽“没有走正常的路” , 但不算太差 。
何汉立也发现 , 普通大学出来 , 很难有好的出路 , 自己算二本同学中混得好的了 。唐尚珺如果第一年去上了大专 , 未必比现在过得好 。
唐尚珺没觉得自己和社会脱节了 。每年暑假 , 他会做家教 , 空的时候帮何汉立做摄像助理 , 扛设备、打灯 , 跟着出去见识下 。他还送过外卖 , 跑一整晚 , 只挣了110块 。这两年 , 他研究炒股、基金 , 挣了几万 。
外人眼中枯燥的复读生活 , 他没觉得多苦 。“开心100分的话 , 那我应该有个80分这样子 。”
何汉立记得 , 唐尚珺曾问过他 , 觉得生活幸福吗?他一下顿住了 , 想到自己每天忙碌打拼 , 活得很累 , 而唐纯纯粹粹去做一件事情 , “他的幸福感可能比我们很多人都强” 。
“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的”
但唐尚珺也想走出去 。
以前他以为要实现清华梦 , 只能通过复读 , “不知道考研可以考想去的学校(清华)” 。
在何汉立看来 , “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的观念 , 在他们那一代人心中根深蒂固 。他觉得 , 每个人都是唐尚珺的缩影 , 在各自所处的围城中挣扎 , 他的选择 , 也是那个时代农村青年普遍的困境 , 想寻找出路而不得 。
他早已在南宁买房安家 , 生下二胎 。而唐尚珺 , 活在自己的时空里 , 眼看身边人轰隆向前 , 自己却仿佛再也没有往前走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