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改革组合拳创新教育强区建设路径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的三个中心城区之一 , 新城区自2019年以来全力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 目前 , 新城区已构建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2345”新格局 , 即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建设教育强区”总目标 , 推动“办高质量教育、建高质量学校”双发展 , 构建“为学校赋权增能、让教师流动聘任、对学生贯通培养”三大平台 , 推行“集团化办学、教师区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绩效增量考核发放”四项改革 , 实现“教育改革、机制创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共享”五个走在前列 。
创新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
2020年 , 为深入实施“名校+”工程 , 新城区以名校命名的教育集团总校对集团内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实行一长多校制度 , 并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校组建学校联盟 , 采取“公办+公办”“名校+新优质学校”“名校+新建学校”等方式 , 组建了22个教育集团 。 这样突出了集团总校引领力 , 统筹实施资源整合和办学结构调整 , 突破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困境 , 快速提升薄弱区域的教学质量 , 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 比如 , 2020年初 , 为提升大明宫区域教育质量 , 新城区教育局将自弘中学与大华中学合并 , 136名教师分流到临近的太华路小学、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 , 设立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分校 , 由省示范学校八十九中一长多校 , 按照“人员聘用、岗位工资、经费包干”办学模式运行 。 该校当年就以较高分数段完成了300名高中招生指标 , 一年时间“新校”变“名校” , 通过整合优化和资源重构 , 带动了区域办学层次升级 。
“名校+”集团化办学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 。 目前 , 最为直接和高效的一长多校模式已涵盖39所学校 , 集团内推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多个法人联合管理、集团动态孵化管理”机制 。 在黄河小学、秦川幼儿园、西光幼儿园等集团总校总园的示范引领下 , 经过办学质量综合评估 , 新孵化出5个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 , 加速拓展全域高质量发展 。 立足办好每一所校园 , 在集团总校牵头下 , 新城区总投入1.4亿元 , 先后对29所中小学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 , 家门口的公办好学校越来越多 。
依托教育集团实施区管校聘
长期以来 , 教师流动少 , “学校人身份”成固化观念 , 导致校际教师或富余或不足的两极分化 。 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外聘教师达500余名 , 办学成本大 。 2020年3月 , 区政府出台文件 , 依托教育集团实施区管校聘 , 全区同步加快名师流动 , 加大教师招聘 , 力促师资均衡配置 。 “区管”突出教育局按照职能分工 , 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公开招聘、职称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校聘”突出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 , 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 。 新城区一盘棋“算大账” , 以教育集团为实施单位 , 朝着优化结构、均衡配置、赋能增效、激发活力的工作目标 , 推行教师区管校聘 。
同时坚持总量控制 , 确保进出平衡 , 按照共性办法与个性方案相结合的思路 , 平稳有序推进 。 一是完成精准核编 , 除基本编制外 , 附加编制按照区中小学教职工基本编制总量的3%至4.5%进行核定 , 主要用于对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的支持 。 核编数据在全系统公开 , 人员进出数据清单一目了然 。 二是细化精准操作 , 教育局下发通知 , 指导各中小学和教育集团按照“依编聘任、择优聘任、双向选择、均衡发展”原则 , 实行“两层三轮”竞聘 。 2020年8月 , 310名教师通过区管校聘走上新学校工作岗位;47名教师进行跨集团聘任交流 , 新增流动省市级骨干教师52名 。 “三定一聘”使教师基本上达到规定的工作量 , 区管校聘实现了师资优化和均衡配置 。 2020年9月 , 新城区各中小学较上年同期减少外聘教师近300名 。 学校教师队伍的组合、学科教师的搭配更加科学合理 , 促进了学校加快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形成良性的内部治理机制 。 依托教育集团实施区管校聘 , 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主人翁意识 , 发展信心得到极大提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