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专栏|“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新京报专栏|“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文章插图
要警惕生涯教育中的负面案例变成励志教育的材料。
新京报专栏|“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文章插图
导演何汉立是唐尚珺初中时期的好友,历时3年跟踪拍摄唐尚珺及其家人,创作纪录片《高十》,见证了唐尚珺高考成绩从不够本科线到一本线,再到名校的过程。图/纪录片《高十》截图
文 | 熊丙奇
11月5日的一则媒体报道,又将纪录片《高十》的主角唐尚珺拉回公众视野。有人称唐尚珺是“现代版范进”,也有人调侃,“我开始读小学你开始读高三,我读高三了,你还在读高三”。
唐尚珺是一位出生于广西农村的80后,从2009年开始,他瞒着家人复读了7年,直到2016年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这时,他的父亲已查出肺癌晚期。和家人坦白后,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北京,之后入学“报到”。
所有人都以为,他终于上岸了,但现实是,他又回去复读了。今年33岁的他,第13次参加高考,成绩591分——距离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隔着90来分。
“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是这个故事的主线。可以说,是清华的“光环”,以及“考大学是比其他更容易走通的成功道路”,支撑着唐尚珺接连复读。
纪录片《高十》,已经把这个故事说得比较清楚了。而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唐尚珺的复读故事,是要唤醒那些痴迷“名校梦”复读者,还是成为复读机构用来劝说高分学生反复复读的励志故事?
放到今年实施“双减”的政策语境之下,这个故事更显得意味深长。
新京报专栏|“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文章插图
《高十》中,唐尚珺办完助学贷款,于2016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后,带父母在北京游玩,此后唐尚珺的父亲在医院化疗,纪录片在此落下帷幕,而镜头外,唐尚珺的高考之路并未结束。图/《高十》纪录片截图
不要对升学意义有错误判断
在正常的认知中,把美好的12年青春用在复读中,其实是浪费人生。就是考上清华又如何呢?很大概率还是成为普通人,而非“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的唐尚珺们想象的“功成名就”。
进入普通院校,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不论对家庭,还是唐尚珺自己来说,其实都是更符合现实的人生发展规划。
但有的学校和机构,给学生灌输的却是“考进名校一劳永逸”的成功观。他们不管学生实力如何,都会激励学生,“人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只要有梦想,就会成功”,并无限夸大考进清华、北大,对人生的意义。
新京报专栏|“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这里首先存在对升学意义的错误判断,把“考上名校”与“人生成功”画上了等号。然而,升学完成学业获得学历,从人生发展看,并不等于人生成功。
退一步说,就是考上名校,获得名校学历,有更大的成功概率,也不是说,只有进名校一条路,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考进名校才有未来的价值观教育,让一些学生把考上名校作为“终极追求”。这也造成基础教育阶段的“打鸡血式”奋斗,以及进入大学之后的迷茫与困惑。
为此还造就了“考霸”现象。一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反复退学参加高考,除了通过考出高分可以获得奖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有考试才能体现其价值。
可以说,这些所谓的“考霸”,在考试之外,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人生价值是什么。
新京报专栏|“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