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专栏|“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二 )


新京报专栏|“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别成了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文章插图
2021年7月,唐尚珺在其微博留言,似是对自己今年的高考结果仍心存遗憾。图/唐尚珺微博截图
别让负面案例成为励志材料
“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的故事里,也有学生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就像唐尚珺一样,一些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个性、兴趣与能力。
不少中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父母和学校的规划、管理。他们既不允许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也没有发展个性和兴趣的空间,父母和学校给他们规划出唯一的一条成才路:考高分、进名校,成为“人上人”。
为了牢固学生的目标,一边是无限抬高进名校,尤其是考进清华、北大后的荣光——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老师和父辈灌输给学生的,就是考进清北前途无量。另一边是对学生进行“恐吓式”教育,诸如“考不进一本没脸见人”等。
这种极端观念,貌似能激发出学生的最大潜力去达成升学目标,然而名校的录取指标是一定的,绝大多数学生注定难以实现“清北梦”。
有的学生在自我教育中,逐渐认识到这一点,而有的学生则“一路走到黑”,他们畏惧成为升学竞争中“失败者”。
我国家庭的焦虑和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种自我认知的巨大偏差导致。对个体人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人格、身心、兴趣、想象力等,也都因只关注升学而被漠视。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升学是否成功,学生都会产生“空心病”的后遗症。
近年来,随着推进高考改革,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然而,在升学价值导向下,更多学校和家庭仍旧对学生进行的是成功学“励志教育”。
在此语境下,哪怕是“复读12年,就想上清华”这种生涯教育中的负面案例,也会变为励志教育的“光辉”材料,会被演绎为,有人为考清华,读完12年,再复读12年,你们付出这点儿算什么?这也是《高十》故事最值得警惕与深入反思的地方。
特约撰稿人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赵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