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每年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孩子说的这十句话是在求救, 可惜很多父母不知道( 三 )


的确 , 这能让孩子更好入睡 , 可孩子内心的信号被忽略了 。
失眠的根本原因 , 是孩子有心理包袱 , 所以最好先观察几天 , 要是孩子持续两周睡眠不好 , 及时送医 , 才不会耽误病情 。

隐匿性|每年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孩子说的这十句话是在求救, 可惜很多父母不知道
文章图片

七、“我想一个人呆着”
相较外向孩子 , 内向的孩子更容易患上神经症性抑郁 。 他们缺乏社交 , 心事没有宣泄渠道 , 情感找不到共鸣 , 容易持续心情低落 。
外向孩子有抑郁情绪 , 会疏远朋友 , 想独处 , 就像变了个人 , 父母多少能觉察到;内向孩子平时就很沉默 , 有时父母也不知道:他想静静 , 是抑郁了 , 还是真就想静静?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观察一下:孩子是否好几天不开心?是否看见别人开心就生闷气?
如果孩子虽然热衷于独处 , 但心情愉快 , 不迁怒别人 , 大可以放宽心;如果孩子心情压抑 , 还总看别人不顺眼 , 说明孩子内心有抑郁倾向了 。

隐匿性|每年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孩子说的这十句话是在求救, 可惜很多父母不知道
文章图片

八、“我真的能做到吗?”
孩子问出这句话 , 父母会觉得孩子有点没自信;但孩子要是老这样说 , 或许是病理性抑郁带来的大脑生物胺降低 , 肌肉神经系统元失去活力 。
孩子感觉“没有以前有力量” , 过去驾轻就熟的事情 , 现在做着很吃力 。
这种情况 , 父母不必让孩子强打精神 , 他不想做就不要做 , 因为孩子内心觉得自己会搞砸一切 , 无论有没有做好 , 抑郁情绪都会在做事过程中纠缠他 , 让孩子反复回味 , 越来越自卑 。
九、“死亡是什么?”
我有一位男孩来访者 , 喜欢穿“骷髅”T恤 , 父母觉得他在“耍酷” , 其实孩子内心非常焦虑 。
人类天生对死亡有好奇心 , 只是生活中有太多比死亡更有趣的东西 , 对“生”的好奇盖过对“死”的好奇;可自我价值感降低的时候 , 生活乐趣减弱 , 对“死”的好奇就会盖过“生”的好奇 。
男孩最近考试失败 , 自我价值感降低 , 他在生活中找不到价值感 , 转而探索死亡 。 这样做 , 其实是在想办法转移抑郁痛苦 , 探索死亡 , 反而说明死亡在孩子内心是“可控的” 。
不被允许探索死亡的孩子 , 求生欲会更加薄弱 , 当他连对死亡的好奇心都没了 , 就会失控 。 孩子会无意识靠近死亡 , 滋生求死欲 , 进而产生“我想死”的念头 。

隐匿性|每年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孩子说的这十句话是在求救, 可惜很多父母不知道
文章图片

十、“我吃不下/我还想吃”
父母的情绪会随孩子的饭量变化:孩子爱添饭 , 父母开心;孩子吃不下 , 父母担忧 。 其实 ,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是抑郁的信号 。
对待食物的态度反应出他对待心事的态度 , 拒绝或过量摄入营养 , 能减少抑郁痛苦 。
孩子持续两周没有食欲 , 或者吃饱了依然持续进食 , 说明他心里藏了有很多事没法消化 。
抑郁症患者可能食欲不佳消瘦 , 也可能暴饮暴食变胖 。
当孩子老说这句话 , 父母不妨观察他的体重和饮食习惯 , 最近两周是不是变化很大?如果是 , 就要及时跟孩子沟通 , 帮助他洞察内心的抑郁情绪 。
写在最后
关于抑郁 , 心理学家克莱因有一个观点:人类刚出生的时候 , 都会经历一个抑郁阶段 。
所以 , 抑郁一直存在人的内心 , 每个儿童成长过程中 , 都会“重温”抑郁 , 有些情况比较严重 , 才会恶化成病 。
大多数情况下 , 孩子有抑郁情绪和轻度抑郁症 , 只要家人足够包容接纳 , 即使放着不管也会自行消失;孩子有中度和重度抑郁症 , 则需要配合医嘱服药 , 因为重度抑郁症复发率很高 , 指望它自行消失是不现实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