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防治青少年抑郁症,必须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 , 教育部日前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 , 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 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
去年 ,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关要求 , 加大抑郁症防治工作力度 , 鼓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探索开展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 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 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
也就是说 , 教育部此次做出答复提到的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 , 早在去年已经作为工作要求 , 布置给有关部门和学校 。 那么 , 需要追问的是 , 究竟执行情况如何?重视青少年抑郁症防治 , 不能在出问题时表态重视 , 把重视停留在文件和工作方案中 , 而需要建立真正重视的长效机制 。
有关调查研究显示 , 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问题 , 有日益严重并低龄化的趋势 , 越来越多的学生受抑郁症困扰 。 但我国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 , 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 , 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病耻感 。 在这种情况下 , 有的学生因及时发现 , 及早咨询、疏导、干预、救治 , 得以康复 , 而有的则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常识与科学认知 , 错过危机干预 , 酿成悲剧 。 很显然 , 如果能主动加强对抑郁症的筛查 , 那么 , 会及时发现问题 , 加以有针对性地疏导、救治 。
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 , 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借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科普 , 让青少年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 促进心理健康 。 据报道 , 2019年7月24日 , 中国青年报在微博上发起一项针对大学生抑郁症的调查 , 在超过30万的投票中 , 有超过两成的大学生 , 认为自己存在严重的抑郁倾向 。 但这只是学生的自我认识 , 缺乏科学的依据 , 而如果缺乏科学认知 , 有的学生不会把抑郁当回事 , 有的则会因怀疑自己有抑郁症而烦恼 , 加重心理负担 。
二是对筛查出来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 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干预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疏导心理问题 , 要对症下药 。 长期以来 , 我国学校、家庭以及社会 , 有把心理问题当成是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的倾向 , 比如 , 学生已有抑郁倾向 , 家长却批评学习态度不积极、不求上进 , 或者意志不坚定 。 筛查抑郁症 , 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认真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 。
【青少年|防治青少年抑郁症,必须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在筛查过程中 , 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 。 首先是如何保护学生的隐私 。 鉴于社会上对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偏见 , 加之健康问题本就属于隐私 , 对于有心理问题、抑郁症倾向的学生 , 需要强调保护隐私 , 不能因隐私泄露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 。 更不能把心理健康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 这会导致学生不配合进行筛查 。
其次是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疏导 。 对于已经患有严重抑郁症的 , 需要专业医疗、救治;普遍的心理问题 , 则需要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通过发挥专业心理教师的作用 ,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 今年7月 ,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 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 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 通知还明确 , 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 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 且每校至少配备两名 。 但现实不容乐观 , 有些中小学根本没有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 有的即便配备 , 也是身兼数职 。
推荐阅读
- 课堂|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青岛这个社区开办的跨国“云课堂”火了
- 幼儿园|青岛18所学校拟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 青少年|以闲暇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 青少年|9岁是孩子成绩分水岭的关键年, 耶鲁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的启示
- 青少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 考试|天使科普:当前青少年问题猛增,主要有10个方面!
- 服务队|安阳设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热线,隔离期间可随时拨打电话求助
- 青少年|焦点访谈:体教融合 新思路新探索
- 社区|让青少年在家门口“触摸”科创
- 关爱|南江县职业中学关爱青少年·普法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