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幼儿园的“100+棵树”有什么用( 二 )


首先 , 指向五大领域的核心价值 。 从数学认识出发 , 小树林树种丰富、数量不一 , 它是一个集合 , 也是一个空间 。 幼儿在小树林里可能获得测量、排序、比较、方位和空间关系等方面的经验 。 从科学探索角度 , 幼儿认识树以后会去数树 ,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和表征 , 了解大树品种差异 , 观察其生长过程 , 发现一年四季的变化 , 对树叶、花瓣做探究实验等 。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幼儿了解树 , 更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
在健康领域 , 幼儿在小树林里开展统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 。 通过统计 , 幼儿不断走进小树林 , 可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可能 。 如利用小树林里大大小小的树 , 及场地环境特点 , 开展丰富多样的运动游戏 。 在运动过程中 , 幼儿会与阳光、泥土充分接触 , 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 。
在语言领域 , 幼儿喜欢小树林 , 乐意走入小树林 , 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 , 幼儿的语言交流会自然生发 。 同时 , 还可适时引入文学作品 , 例如《1只小猪和100只狼》 , 就是在树林中发生的 , 很多语言游戏和表演活动也可以在树林中开展 。
在艺术领域 , 小树林是大自然给幼儿的馈赠 。 一年四季 , 小树林色彩变化是丰富的 , 它能吸引幼儿去发现自然界的美 , 在感受和互动中进行艺术创想 。
其次 , 拓展到生命教育和学习品质 。 幼儿在与资源的互动中可以获得直接经验 , 同时也能获得很多隐性发展 。 如在小树林中幼儿可以感悟人与环境、生命的关系 。 通过一系列活动 , 可以使幼儿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 , 保护环境 ,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 比如在数树过程中 , 在探究、实践、解决问题时 , 幼儿形成的不怕困难、敢于探究的品质 , 都能让他们终身受益 。
总之 , 统计树的数量 , 只是幼儿活动的开始 , 而小树林是一个小生态 , 它可以带给幼儿无限可能 , 从全儿童发展角度进行分析 , 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价值 。
研讨三:开展哪些活动才能发挥资源的价值
在对资源进行初步判断后 , 教师需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可能开展哪些活动 , 实现课程资源真正的价值 。 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 同种资源可能会引发不同的活动 , 幼儿收获的经验也不同 。 这就需要回归儿童 , 再次了解幼儿希望探究的问题 , 将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活动 。
参与研讨的教师分别来自大中小三个年级 , 他们自动分为三组 。 参研教师分别根据各自年级幼儿的兴趣 , 规划各自年级可以在小树林里开展活动的思维导图 。
比如 , 考虑到小班幼儿喜欢利用各种感官探索周围世界 , 教师就可以从“遇见小树林”开始 , 具体包括看看、摸摸、闻闻小树林 , 感受树的多少、大小、粗细、高矮等;在小树林里走一走、爬一爬、跳一跳;用树叶开展剪贴、涂画、拓印等艺术活动 。
到了中班 , 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 , 除了利用感官探究感兴趣的事物 , 他们的社会性与情感体验也在不断发展 。 于是 , 中班活动主题就可定为“我和树朋友们” 。 具体包括在小树林里畅游、探秘小树林 , 以及守护小树林等 。
而大班幼儿更乐于开展挑战性的游戏与探究性的活动 。 于是 , 大班活动就可以分为小树林大挑战、小树林大秘密及小树林大自然几个活动板块 。 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幼儿在探究的同时感知到 , 小树林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 从而理解树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本次教研过程中 , 教师们经历了对幼儿园里的“小树林”这一资源从困惑到自信的过程 , 更经历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 , 再到尝试利用的过程 。 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 , 教师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 感知资源的存在 , 进而发现课程资源的核心价值 , 最终找到开发与利用资源的路径 , 促进幼儿经验的生长 。

推荐阅读